第31章蓝“涣”然一新
自那日与思追谈过之後,蓝曦臣身上渐渐有了些细微的变化。
以前他处理仙门事务时,总爱独自坐在书房,一待就是大半天,案上的茶水凉了也浑然不觉。如今却常会在午後走出书房,要麽去剑场看看弟子们练剑,要麽沿着云深不知处的溪流慢慢散步,偶尔还会驻足听林间的鸟鸣,眉眼间的疏离淡了许多。
这日思追练完剑,正遇见蓝曦臣站在银杏树下,手里拿着一卷书,却没看,只是望着满地金黄的落叶出神。见思追过来,他笑着招手:“思追。”
“伯父。”思追走上前,注意到他手里的书是《雅正集》,却不是蓝氏的刻本,封面上有淡淡的金粉痕迹,像是金麟台的版本。
蓝曦臣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书卷,笑道:“这是以前金光瑶送我的,他说金麟台的刻本字大些,看着不费眼。”他顿了顿,翻到其中一页,“你看,这里还有他写的批注,虽不如叔父严谨,却也有几分巧思。”
思追凑过去看,只见书页旁用清秀的字迹写着“此处可酌减一句,更显通达”,墨迹已有些淡,却能看出书写时的认真。
换作从前,蓝曦臣大约不会这样坦然地提起金光瑶,更不会指着对方的批注平和谈论。思追心里微动,知道伯父是真的慢慢放下了。
“魏前辈说,晚上要在静室烤红薯,让我来问问您要不要去。”思追想起出门时魏无羡的吩咐,连忙说道。
蓝曦臣眼中笑意更深:“好啊,许久没吃烤红薯了,倒是有些想念。”
傍晚的静室格外热闹。魏无羡在院子里支了个炭盆,正蹲在地上翻动红薯,蓝忘机坐在一旁添炭,火光映得他侧脸格外柔和。蓝曦臣到的时候,魏无羡立刻招呼:“兄长快来!这红薯再过片刻就熟了,保准香甜!”
蓝曦臣在蓝忘机身边坐下,看着魏无羡手忙脚乱地用树枝扒开红薯皮,烫得直甩手,忍不住笑起来:“慢点,没人和你抢。”
不一会儿,金凌和蓝景仪也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小坛米酒。蓝景仪咋咋呼呼地说:“魏前辈,我特意偷拿了我爹藏的酒,说是配烤红薯最好!”
魏无羡眼睛一亮:“还是你机灵!”
红薯烤得外皮焦黑,掰开後却金黄流油,甜香四溢。魏无羡先递了一块给蓝曦臣:“兄长尝尝,我特意挑的红心的,最甜。”
蓝曦臣接过红薯,吹了吹热气,轻轻咬了一口,甜意瞬间漫开来。他看着眼前说笑的衆人,看着弟弟嘴角难得的浅淡笑意,看着思追和朋友们分享红薯的热闹模样,心里忽然觉得格外踏实。
“以前总觉得,‘三尊’的情谊散了,心里就空了一块。”蓝曦臣忽然开口,声音温和,“现在才明白,空出来的地方,总会被新的温暖填满。”
魏无羡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可不是嘛!你看现在多好,有酒有红薯,有家人有朋友,比以前那些勾心斗角强多了。”
蓝忘机往蓝曦臣手里的红薯上吹了吹,低声道:“兄长。”
蓝曦臣看向他,眼里满是暖意:“我没事。”
思追捧着半块红薯,听着他们说话,忽然想起魏无羡说过的“日子是往前过的”。是啊,过往的伤痛或许不会完全消失,但只要身边有温暖的人,有踏实的日子,那些伤痛就会慢慢被抚平,变成岁月里一道浅浅的印记,提醒着曾经的经历,却再也挡不住往前的脚步。
那天晚上,蓝曦臣离开静室时,手里还提着魏无羡硬塞给他的几个烤红薯。月光洒在他身上,脚步轻快了许多,路过书房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进去处理卷宗,而是径直回了自己的院落——他想早些休息,明日还要去看看聂氏送来的新剑谱,听说聂怀桑最近迷上了收集古籍,找了不少稀见的剑道心得。
思追站在静室门口,看着蓝曦臣的背影消失在月色里,忽然觉得,云深不知处的秋天,好像比往年更暖了些。银杏叶还在落,却不再带着萧瑟,反而像一封封温柔的信笺,写满了“珍惜当下”的字样。
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伤痕,终会在这样的暖阳与温情里,一点点被熨帖,被治愈,化作成长的养分,让往後的岁月,愈发温润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