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皎皎风华 > 34 交织的繁花 | 递进的微风(第1页)

34 交织的繁花 | 递进的微风(第1页)

34交织的繁花|递进的微风

南墩多雨季,空气甚是潮湿闷热,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出土文物之地在新里城,是南墩国的东南边境,与南墩首都隔了一处干涸的湖床。

因存有格姆矿産源,新里城常年处于向地下挖掘的态势。

新闻里的古墓遗址围绕如鸢塔而生成,一座地标性古塔。从塔上俯瞰,可以看见复杂的湖盆地与干裂的黄土地交织遍布。

飞机落地後,衆人各尽其职。

本次行程需要低调,前两天,大家没有住在酒店里,而是驻扎在勘察地段的营房里。

到第三天时,由于当地对南墩如鸢文化记录较少,林微风和邢舟开始奔波于各地图书馆与档案馆,按图索骥,寻找与本次文物遗址有关的材料。

周蕊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胡主任和专家们身边作同传,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加入律师小队,帮他们处理处理机器不能翻译的材料。

整体有条不紊推进着。

可惜的是,扎进档案馆资料里整整两天,林微风也没能找到个始末。

“塔是古建没错,为什麽没有文化记载呢。”邢舟有些不解。

林微风看着一段段零碎的文字,和近现代高清的图片,说:“文化是交流出来的,有塔没人,自然没有文化。”

“可是又出现了古墓,岂不是悖论?”

“是有一点,我直觉也是不太正常。”林微风指着新闻图片里,新鲜出土的一个青铜神兽,“你觉不觉得它很眼熟。”

邢舟不是个历史爱好者,对具体的细节不明,只能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像我们的麒麟。”

“对啊,你听过两百万不如两百块的故事吗?”

“这倒是完全没听过。”

林微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对父子为了守护自家花生地不受野兽侵害,上山追赶一只狐狸,结果在山洞里发现了一尊青铜器。经专家鉴定,是国宝级文物麒麟尊。然後文物贩子闻声而动,想用两百万高价购买,但这对父子果断拒绝了,把麒麟尊上交给了国家文物保护部门。政府给了这对父子荣誉证书和两百元奖金。”

邢舟在一旁用手机搜了搜这个故事,“各地麒麟不同,但如鸢塔麒麟和麒麟尊的相似程度,真是惊呆我了。”

林微风:“各国文脉不一,麒麟也不应同相。”

邢舟:“你的意思说,南墩造假?”

“那还不至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古墓我们去看了,确实也是真的。”

“可是单论文物,目前专家们也还没说哪一件是僞造的。”

林微风说:“我在想,当年那件青铜尊本身的构造是有南北之分的,当时政府在发现青铜尊的地方继续纵深挖掘,很遗憾,只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古器。”

邢舟灵机一动:“另一件就是这里这件?”

林微风没有说话,意有所指地看着邢舟。

邢舟问:“那怎麽来的呢,相关报道可谓光明正大。”

“犯罪。”林微风轻声推测。

“犯罪?”

“文物是真的,但文物的来源可能是假的。更极端的情况下,南墩官方也被蒙在鼓里。”

各国制度不同,资本运作下,的确会有一些奇闻轶事。

况且,如鸢文化以及古墓周边,根本没有麒麟神兽。新闻里重点宣传的,甚至是写有古时华国文字丶绘制繁花曲线的“繁花帛书”。

邢舟缓了一会,问:“我这几天光顾着查资料了,如果结合江美仪女士的证词,一国文物走私和另一国的文物出土,确实能结合成完美的犯罪。”

“有果就有因,再等等。”

林微风心里记挂着江美仪的证词,难免会有因果倒置的本能推断,她怕自己过于决断,就没再往下说,想等着来访专家的进一步论断再看。

走出档案馆取车,林微风和邢舟看到,有一个白色的纸鸢,缠绕在了树枝上。

邢舟说:“这里流行白色的风筝啊?”

白色的风筝。

这让林微风想到了什麽。

“你记得前几年,尓山国要和我们争春节,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産吗?”她问。

“当然记得,还好我们申遗成功了。”邢舟说。

“嗯。文化需要一条清晰的历史传承,春节在华国有各种文献记载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习俗,尓山国想要偷走春节,自然不可能用我们的故事。于是他们只能自己编造,比如说,他们的春联是白色的。”

林微风举起手机,给白色纸鸢拍了一张照片,继续说:“尓山国从古代就开始学习模仿我们的文化,想学着贴春联,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生産力,毕竟在古代,染色技术是先进技术,我们可以随意染出各种颜色,而他们,不行。”

邢舟略懂几分:“也比如,我们有正规《封神榜》,但也没放到正规历史里。但直到今天,西方僞史论都在被津津乐道,不过,很多查着查着就变成了神话故事。他们过分想要一个故事线,去证明自己的历史,证明自己脚下土地生物进化的伟岸。”

“是的。这座城,连麒麟都构不成体系,帛书,更无法有历史归宿。”

就连档案馆,也无能为力。

她叹了一口气,她希望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