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皎皎出处 > 10 绕梁的馀音 | 关键词(第2页)

10 绕梁的馀音 | 关键词(第2页)

前半部分采访特别顺利,不出半小时就完成了素材采集。

直到赵端问出“林律师,你是怎麽看懂江警官手势”的时候。

林微风委婉答:“可能是和江警官意识相通吧。”

被赵端叫停。

“怎麽了赵记者。”

赵端:“这麽答不行,得说事前得到过江警官的指点,他耐心细致地把实战中救命的法则交给了即将作为人质的你,然後你按照他的指示,与他相互配合,完成了一场完美的救援。”

“……”林微风耐心即将告罄,神色微凛,“可是,我们之前并没有交流过,我懂手势是因为我爸教过,不是因为他。意识相通,已经是我最客观的回答了。”

赵端坚定:“这是台里的要求。”

“这不符合事实,我倒是可以说他在行动之前给了我一根手持电击器。”

赵端眼神放光:“电击器?”

“……”

这是新闻编译者从监控里看不出的细节。

赵端:“那电击器这件事麻烦林律师着重说一下,至于手势问题,还请按照我刚刚说的逻辑回答。”

林微风想说,她不是江誉英勇的见证者,也不是国际刑警在京江可以发展的助推器,她只是一个有点用的人质而已。

可她无力抵抗,心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立场,就无条件配合了。

“脑电波救人法”这一荒唐的话题巧妙地将《文渊大典》正式带到衆人视线里。

整整一周,《文渊大典》掀起的舆论浪潮从未停止,无论是科普博主丶历史博主,还是官方媒体都在不断发布新的新闻。

也因此,林微风只要一打开新闻APP,热搜里都有她作为人质的身影。

她并没有感到“获此殊荣”的快感,甚至在遗憾没有对着赵端指责他的墨守成规。

所幸的是,各单位文物保护的意识跟随这些新闻被唤醒,盛忻接到了很多案子,林微风也忙得团团转,很多负面情绪在升起的瞬间就被湮灭了。

几天後的一个下午,林微风应京江市美术馆的邀请,去参加一场有关文物返还的秘密会议。

琉国“名山私人美术馆”创始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馆之初,从欧洲购得一尊青石圆雕菩萨立像,该立像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京江市江栈区“江官村”村民家中。

只不过失踪的多年,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传来。

京江美术馆也是近期才得知该立像收藏在名山美术馆,想主动进行谈判交涉。

京江美术馆外事办公室主任丁漾女士眉头微蹙:“我们向名山发出了交涉意向,透露自己想要追索青石立像,但他们立刻就指出我们过去文物保护体系不足,否则该立像也不会在九十年代被盗至欧洲,且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无人问津。”

林微风坦言:“我事先查了一下我们国家的相关新闻,关于这个立像的报道,几乎都是非官方的,即便所述为真,通过法律途径向名山提出返还请求也存在很大的障碍。一是名山创始人声称,在购买这尊立像时,曾向国际刑警组织……”

林微风本能地顿了一下,自然而然想到了他。

後维持表情继续:“向国际刑警组织查询过,它没有被列入各国被盗文物名单,这确实是当年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的反映。第二,三十年来,据说没有任何组织向国际刑警组织补充报告过立像的丢失,依据琉国民法,名山符合‘善意购买者’地位。”

善意取得的结果就是所有权降临。

丁漾:“林律师,你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办法了吗?”

“不是,这些新闻是非官方的,但咱们京江美术馆是公共事业单位,也就是说,我们第一步,可以向国际刑警组织补上核实程序,然後第一时间发布官方信息。”

“现在核实来得及吗?”

林微风:“核实的目的是形成我们想要追索这件文物的政策导向,总归是有益的。”

“好的,您应该认识国际刑警组织的人对吧?”

“……”

面对丁漾这平静的一问,林微风张了张嘴,却默然不语,脸部抽搐了一下,勉强笑着。

话题转折有点快,热点期间没办法避开。

而当事人又活生生地在眼前,不问白不问。

丁漾笑说:“我们都看到了新闻,馆长还问我有没有办法让美术馆蹭一蹭脑电波救人的流量,宣传宣传近期的展览。”

林微风莞尔一笑,应该说“也不算认识”,可面对客户,她不能轻易承认自己不行。

她想了想,带着婉拒的目的,窃声窃语道:“联系国际刑警组织的事,我确实可以尝试,不过需要一点时间。”

“我们可以等。”丁漾说。

“也可以不等!”林微风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接上一句,语气里带着心虚。

因为……她并没有留下江誉在兰西的联系方式,找宋泽要又会被耻笑。

事情闹大了,有点装不下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