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易卦识凶探案TXT百度 > 第38章 宴无好宴17 撕破面具(第1页)

第38章 宴无好宴17 撕破面具(第1页)

第38章宴无好宴17撕破面具

衆人目光汇聚于贺玄身上,贺玄眉头微挑,望着黎宋似笑非笑,话语上倒并不隐瞒:“今日清晨,我丶阿舒和方县尉一同从正院离开,之後方县尉带着匕首出宅,我和阿舒先去寻了郑姨娘,打听了一些往事,之後又去了厨房,同厨房中的仆役打探那日宴席的情况。从厨房离开时,我们遇到正往後院走的方县尉,一起到了花园池塘边。这期间,我和阿舒一直在一起,未曾分开过。”

黎宋眯起眼睛,意味深长:“一直在一起?未曾离开过?”他重复着贺玄的话,直到收到贺玄警告的目光,和旁人奇怪的视线,方收敛起脸上的玩味,清了清嗓子,认真道,“你们二人为何要去厨房打探宴席的情况?可是有所怀疑?”

贺玄上前半步,将荀舒挡在身後,为她遮住衆人好奇的目光:“是,我们怀疑宴席那日,凶手原本想要杀害的并不是赵县令,而是杨将军,最终赵县令中毒身亡,纯属机缘巧合。”他将荀舒刚刚的推断说给黎宋听,又将他们今日的发现捡有用的简述,末了补了一句,“这些都是阿舒的推断,只不过阿舒瞧你凶神恶煞,不想同你说话,这才告诉我,由我当衆说出。”

荀舒仰着头,看着站在前方,将她挡住的背影,心中惊讶又感激。

他总是能知道她的无助和无措,悄悄为她解围,甚至在解围後,不愿居功,仍要将那些在她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说给大家听……

要是他能永远只是棺材铺的一个小夥计,那该有多好啊……

黎宋自然不知道荀舒心中所想,他嘴角抽搐,懒得与贺玄争执:“你的意思是,冯县丞本来想要在宴席上毒杀杨将军?可他为何要杀杨将军?还有,我曾听闻,那日吸引百草蜂的迷萝花,原本也是郑氏赠给杨将军的。郑氏又为何要杀杨将军?”

郑氏的身份本不该在衆人面前提及,可此刻牵扯到所有事件的起因,贺玄无法再隐瞒,将郑氏的身份简略说出,而後道:“郑氏已然承认迷萝和百草蜂皆是她的手笔,她最初的目标是杀害杨将军,为父母报仇,却没想到在她离开後,赵县令将杨将军的迷萝花换到了他的手中,以至于在宴席上被百草蜂蛰,又因着那针眼大的伤口而中了一步绝的毒,最後身亡。”贺玄顿了顿,拍了下额头,又补了一句,“哦对了,她还告诉我们,杨将军是杀害她父母仇人之事,是冯县丞告诉她的。”

“她同你们说的倒是多。”

贺玄转头看着荀舒,眉眼弯如上弦月,其中布满细碎星光:“毕竟阿舒心善,郑氏相信她可以帮她。”

黎宋呼吸一窒,不愿再看这两人,转头去看柴房中其他人的表情。

仇安平困顿的双眼不知何时已彻底睁开;毕县尉嘴唇紧紧抿着,双手攥成拳头;曲主簿,皱着一张脸,不知在纠结些什麽。

黎宋将衆人表情尽收眼底,笑道:“这倒是巧了。大理寺千里迢迢来到此地,为的便是五年的那桩旧案,偏偏这宅子里死的几个人,都多多少少与当年之案有些关系。”他侧头看向一旁的曲主簿,问道,“曲主簿,你觉得这是巧合吗?”

曲主簿身体微微颤抖,支支吾吾道:“在下觉得,应当不是巧合……”

黎宋又转头看向方晏:“方县尉,你觉得杨将军为何会杀冯县丞?”

方晏板着一张脸,认真又严肃:“回大人,在下觉得,应当不是杨将军杀冯县丞,而是冯县丞相杀杨将军,却被杨将军反杀。原因有二,其一,发现的那柄匕首被锁在正堂中,杨将军从未去过,不可能隔空取物,将那匕首带走,而冯县丞去过。其二,按照刚刚贺兄所说,那日宴席的食单是冯县丞所定,烤羊腿也是他为杨将军准备的。这二人认识多年,冯县丞知道杨将军的习惯,很有可能借着这个习惯,谋害杨将军。他没想到,杨将军改了这个习惯,逃过一劫,所以想将他再约到後花园,趁其不备,杀害他,顺便还可以将匕首的事嫁祸给他。”

黎宋本是随口问的,却没想到方晏的回答条理清晰,与县衙的其他人极为不同。他认真了神色,继续道:“那你觉得,冯县丞为何要杀杨将军?”

“回大人,在下觉得,应该也是为了五年前的那桩旧案,赈灾银失窃案。”

赈灾银失窃案。

这几个字再次从大理司官员和潮州县衙官员的口中说出,竟已过了五年。当年的案子是许多人心口无法愈合的伤口,此刻再次被提及,不知是否是愈合的机会。

柴房中响起窃窃私语声,方晏恍若未闻:“那年在下尚年幼,只听长辈们偶尔提过几句,一直记在心上,进入县衙後,在下曾借阅潮州未破谜案卷宗,其中恰好有这桩案子。卷宗上说,赈灾银失踪的那晚,晚宴散去衆人离去後,仅有五人歇在府衙之中,这五人是前潮州县令郑某,当时还是县尉的冯县丞,刺史府欧阳刺史,京中来的河道总督,和校尉杨勇。次日,河道总督被杀身亡,钱款不见,那夜出现在县衙的所有人,一夜间都成了嫌疑人。

“之後没多久,圣上派人到潮州彻查此案,查出郑县令谋害河道总督,并将其正法。河道总督的案子查清,赈灾银却还是未能找到,当时大理寺曾派人将整个县衙,连同冯县丞和其他几人的住处,以及郑家曾经的府邸丶如今的赵宅,都搜了个底儿朝天,就连後院的池塘底下都没放过,依旧没能找到这笔消失的钱。至此,这案成了一桩悬案,搁置了这麽多年。

“在下曾思考过整个案件,那夜涉案的几人,俩人从京中护着赈灾银而来,俩人是潮州本地人士,还有一个欧阳刺史虽平日里不在潮州,却是郑县令的上峰,与郑县令冯县尉都颇为熟悉。依在下所见,这五人可粗略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京中来的,一方是盘踞潮州附近多年的。若其中一个阵营的人,想要在完全不惊动对方的势力的情况下,偷盗这笔赈灾银,着实有些困难,所以在下觉得,当年的事定是多人合谋。

“河道总督先死,与此事大抵是没什麽关系的,那麽杨将军必然与赈灾银失踪有关。後来郑县令伏法,另一边只剩了冯县丞和欧阳刺史,倒是不能确定这几人是否都知晓此事。无论是几人合谋,只要将其他所有人害死,便能独吞这一大笔钱,这便是在下认为的,冯县丞想要杀害杨将军的理由。只是,如今冯县丞和杨将军也都走了……竟只剩了欧阳刺史还活在世上,会不会有些太巧了?”

“放肆!”听完方晏的推断,毕县尉忍不住怒斥,“你的意思是幕後主使是欧阳刺史?你不过一个小小的县尉,竟敢攀扯诬陷堂堂刺史?”

这怒火来得突兀,方晏愣在原地,一时间忘记还未说完的话。

毕县尉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清了清嗓子,正要找个理由将其搪塞过去,一旁的曲主簿突然开口,像是下定了决心,声音坚定而有细微颤抖:“毕县尉,我记得当年你是经由欧阳刺史举荐,直接进入的县衙吧?这麽多年过去,竟还牢记欧阳刺史的恩情,容不得别人说他半句不是……你莫不是,他安插在潮州县衙的人吧?”

荀舒微微歪头,凝神瞧毕县尉的面相,见他腮骨丰隆,耳垂贴肉,是个极为忠诚的面相。

这面相她几日前便瞧过,只是那时她以为毕县尉是个一心效忠赵县令的县尉,如今瞧来,怕是效忠的另有他人。

毕县尉震惊地望向曲主簿,不知他为何在此时将这件事说出来,更不知该如何反驳。曲主簿愈发坚定,转身冲着黎宋长长鞠了一躬,扬声道:“大人,在下有要事禀报!那日我随毕县尉和冯县丞一同进入那厅堂,期间,他们二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甚至有意将我支到角落去,不知在忙些什麽。我当时虽奇怪,却也没多想,在搜查完离开时,曾听到细碎碰撞声,当时不知是什麽东西,可刚刚却是终于想明白了,那应该就是藏在袖袋中的匕首,因走动而互相碰撞,发出的响声。”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喊叫着将他心中的怀疑说出,“在下怀疑,毕县尉同冯县丞合谋杀害杨将军,之後又在冯县丞死後,将杨将军勒死!”

黎宋表情不变,仿佛此事他早已知晓:“哦?此事你既早就知晓,为何早些时候不说,偏偏此刻才将一切说出?”

曲主簿颤声道:“当时我并不知道他们在密谋何事,更不知道他们将匕首偷出厅堂……更何况,那时赵县令死了,新县令未上任前,冯县丞是县衙里最大的官儿,我如何敢质疑他们呢?”他擡起头,看着黎宋,浑身僵硬紧绷着,“如今冯县丞已死,杀害杨将军的人却还未找出,这人的功夫定比杨将军好。若这人是毕县尉,他想起在厅堂那日发生的事,会不会怀疑我知道了一切,也要杀我灭口……大人们,你们可是大理寺的,定要护我周全啊……”

毕县尉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们明鉴!这都是曲主簿的一面之词!我与杨将军不过几面之缘,无冤无仇,何必杀他?”

“正是为了五年前的旧案!你是欧阳刺史举荐的,说不准就是他安插在潮州县衙的人!方晏说得没错!当年的赈灾银一直没能寻到下落,兴许就被藏在这宅子的某处。如今过去这麽多年,当年的几个人难得凑在一起,若是你能将毕县丞和杨将军杀害,那这笔钱款便可尽数落入欧阳刺史的钱袋子里!”

“你有证据吗?!”

“我说得有错吗?!”

昔日同僚彻底撕去虚假的僞装,露出狰狞的爪牙,扑向对方。贺玄眯着眼睛看这二人,心中想的却是曲主簿如同玩笑一般的栽赃。

曲主簿的推测与他心中所想几乎一模一样。

曲主簿生在潮州长在潮州,妻儿亦在此处。他原可以去刺史府任更高的官职,却因着不想离开家乡,坚持留在此处。毕县尉无妻无子,非潮州本地人士,五年前事发时不知在做什麽。

这样的两个人,若有一人配合冯县丞行杀人之举,定然是无牵无挂的後者。

他们赶在此刻,急着在这空荡的赵宅中动手,定然与这宅子脱不开干系。

那笔赈灾银应当就藏在此处。

只是,究竟在哪里呢?

-----------------------

作者有话说:这个案子比较特殊,男女主的身份尴尬,许多地方不方便直接插手。所以这两章尽快过剧情,把这个案子收尾之後,马上要到文案内容啦!

ps:其实这个案件在设计的时候,还有比较复杂的地方,但是那种设计男女主插不进去,只能删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