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岐山封禅17驾崩
司天阁有一个丹房,荀舒年少时,偶尔会去那里看师父炼丹。
丹房很大,却并不似这般空荡。地面堆满各式各样的药材,新鲜的干枯的,一整株的磨成粉的,还夹杂着各种矿石,和她认不出的奇怪玩意儿。
师父炼丹没有目的也没有章法,在遍地的药材里扒拉出合适的,挑挑拣拣,塞进丹炉里大火炼制。这只是他打发山中漫长岁月的一种方式,炼制的丹药大都只有强身健体之效,喂给山上的几只狐狸和狗。如今想来,那几只狐狸和狗皮毛油光水滑,身子骨亦比同伴要壮实不少,应当就是吃了师父炼制的丹药的缘故。
如今再看长生殿的丹房,地面干干净净,寻不到任何堆积的草药,就连炼丹炉内部也干净得反光。可偏偏这麽一个房间,却充斥着杂乱的气味,分明是最近刚刚使用过,味道还未散尽。
“这里被人清理过。”鱼肠先一步给出了答案。
“看来是有人想要掩饰什麽。”荀舒轻声道。她想起上午时五味子所说的,昨日下午国师曾来过丹房,之後这里起了争执的声音,应当就是那之後,国师让手下人将丹房彻底腾空,收拾干净。
荀舒将炼丹炉小心翼翼合上,恢复原样,而後走到一旁的多宝阁旁,翻看架子上的匣子和未收走的纸张。
匣子多是空的,纸张上是涂抹过後的药方,有的注明了是长生驻颜的药方,有的却是什麽都没写,荀舒也分辨不出具体功效。鱼肠压低声音道:“有用的应当已被收走,剩下的大抵都是废纸。”
“未必。”荀舒将几张纸摊开在地上,抽走鱼肠手中的火折子,凑近纸张,“这些纸张上写的都是丹药的配方,上面有涂改的痕迹。我猜是每次炼出丹药後,根据药效修改配方,顺手在原配方上写写画画。”荀舒缓缓移动手中的火折子,手指抚过上面的墨迹,“这些墨迹有新旧之分。这几张墨迹略有些褪色,该是许久前写的,我猜是先前国师来斋宫准备封禅大典时所书,又或者从京中带来的。”她从其中抽出两张纸,用食指用力擦了擦墨痕,墨痕晕染开来,“这两张墨迹很新,颜色鲜艳,还未干透,就是这两三日刚写的。”
鱼肠正要说什麽,耳朵一动,听到外面的声响,立刻将火折子抢过来,吹灭後收起,压低声音:“有人来了。”
荀舒忙将挑拣出来的几张方子折起收入怀中,又将其他的部分归拢放回架子,稍作整理,力求不会被来人发现异样。
鱼肠指指角落的窗,带着荀舒翻窗而出,几乎是二人刚刚离开,将窗户合上,大门处便传来几人说话的声响。
“这门锁怎麽开了?”
“会不会是谁没锁好?”
“放屁!这锁是殿主亲自锁的,我看着他合上的——不好,那反锁的窗子也被人开了,有人来过。”
“要去告诉殿主吗……”
荀舒身手不好,被鱼肠背在背上,一个跳跃翻出围墙,渐渐远离丹房。那俩人的话音被甩在脑後,越来越小,直至彻底听不清楚。
鱼肠动作很快,不过片刻便带着荀舒回到小院。荀舒还在担心丹房里的事:“若他们将此事告诉国师怎麽办?他们会搜查斋宫吗?”
鱼肠冷嗤一声,嫌弃道:“就算告诉了那妖道又如何?他敢将此事告诉陛下吗?这方子摆明了是见不得光的东西,不然他们何必将丹房彻底清理一番?更何况我们拿走的不过是几张废弃的纸。搜宫不是小事,若无十足的理由,陛下和东宫都不会应允。”
鱼肠言之凿凿,荀舒安下心来,不再多问,将怀中的方子重新展开。
方子上未标注功效,偏偏荀舒于丹药一道,一窍不通。她将药方再次交给鱼肠,嘱咐他送到师兄师姐手中,请他们辨认这是什麽的配方。鱼肠拿着那几张纸,面上却有几分犹豫:“姑娘,在下需要将方子先给郎君过目,问过他後,才能送到梁兄手中。”
荀舒呼吸一滞,心中生出一丝闷意,可旋即又觉得鱼肠和李玄鹤的做法没什麽问题。
她今日去丹房,不仅是为了国师的秘密,也是为了帮李玄鹤查清案子。如今在丹房中找到和案件相关的证据,理应交给李玄鹤处理,她又何必自作主张?
荀舒抿了下唇,轻声道:“无需送出斋宫了。将这两张纸交给李大人後,由他来决断就好。大理寺能人衆多,他自会找到合适的人,来辨认这纸上的方子。”
鱼肠呆住,意识到他似乎好心办了坏事,抓了抓头发,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只能道:“都听姑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