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书外千秋梦已寒
消毒水的气味刺鼻而熟悉。
仇青樱猛地从病床上弹坐起来,胸口剧烈起伏,眼前仿佛还残留着张清苍老的容颜丶明远城黄昏的炊烟丶以及儿女孙辈们悲恸的哭喊。
“仇医生!你醒了!”护士惊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昏迷了三天!感觉怎麽样?”
她茫然地环顾四周,冰冷的医疗器械,雪白的墙壁,窗外是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没有海风,没有浪涛,没有那个总会为她焐热被窝的人。
她,回来了。回到了那场车祸之後。
可脑海里那数十年的记忆,那些携手并肩丶生儿育女丶开创基业的点点滴滴,清晰得如同昨日,沉重得让她几乎无法呼吸。那不是梦,那是她真实度过的一生。
医生说她出现了罕见的“濒死体验”,大脑为了自我保护,构建了一个极其漫长而真实的幻境。她沉默地听着,没有反驳。谁能相信,她不仅在“幻境”里活了一辈子,还成了书里的人物,改变了一段注定的悲剧?
出院後,她谢绝了所有的探望和采访,将自己关在公寓里。鬼使神差地,她走到了书房,从积灰的书架上,抽出了那本青少年时期翻烂了的《水浒传》。
书页泛黄,熟悉的文字映入眼帘。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翻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章节——“张清缘配琼英吴用计鸩邬梨”。
字字句句,冰冷而残酷。
书中那个“仇琼英”,是田虎的义女,被指派给张清,是为了笼络梁山。她与张清的婚姻,始于算计,终于……悲剧。张清征方腊,独松关下,“厉天闰代替张清,一枪搠中张清大腿,张清负痛转身,厉天闰赶上,又一枪,正中张清後心,死于非命”。而“琼英”得知噩耗,“知张清阵亡,悲恸失明,亲赴独松关,扶柩归葬,日後抚孤成立,後病逝于家中”。
短短数行,概括了她“本该”凄苦短暂的一生。
她的指尖抚过“死于非命”丶“悲恸失明”丶“病逝家中”这些字眼,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痛得无法呼吸。这就是她和张清……原本的结局吗?没有海外桃源,没有相守白头,只有战死沙场,孤苦终老。
她继续往後翻,征方腊,一百单八将,十损七八。鲁智深坐化,武松断臂,林冲风瘫……那些曾在她记忆的“明远城”里,安享晚年,或儿孙绕膝,或成为书院耆宿的熟悉面孔,在书中,皆以各种惨烈的方式,潦草收场。
“宋江饮鸩”,“卢俊义坠水”,“吴用丶花荣自缢于蓼儿洼”……
合上书,仇青樱已是泪流满面。
那不是幻境。那是她,仇琼英,凭借着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和不肯屈服的意志,硬生生从既定的命运齿轮下,撬开的一条生路!她救了自己,救了张清,也救了那些愿意追随他们的兄弟!
她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璀璨的霓虹和川流不息的车灯。这个时代,和平丶富足丶自由,是她曾经梦寐以求的。可此刻,她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与怅惘。
这里的空气没有海水的咸味,这里的夜空看不到那般璀璨的星河,这里……没有那个会笨拙地为她绾发丶会为她焐脚丶会在晨光中凝视她睡颜的张清。
她拥有了全世界,却又仿佛一无所有。
脑海中,两个世界的画面不断交错。一边是冰冷的文字描述的悲惨结局,一边是她亲身经历的丶充满汗水丶泪水与欢笑的真实人生。
她想起张清在得知她“有孕”时,那傻气的狂喜;想起两人在议事堂为某个政策争得面红耳赤,晚上却又互相给对方揉着发胀的太阳xue;想起他晚年时,抱着孙儿,指着海图,讲述他们年轻时的冒险,眼中依旧有光;想起他临终前,紧紧握着她的手,说的最後一句话:“琼英……这辈子,值了……”
是啊,值了。
纵然灵魂归来,故人已逝,那个世界也已沧海桑田。但那段共同谱写的丶挣脱了命运枷锁的传奇,那些真实存在过的爱与温暖,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灵魂里,永不磨灭。
她擦干眼泪,再次翻开《水浒传》,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和冰冷的结局,心中不再仅仅是悲恸,更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平静与力量。
她改变了“仇琼英”和“张清”的结局,在那个时空,留下了星火,证明了另一种可能的存在。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仇青樱(琼英)深深吸了一口气,将那本承载着无尽遗憾与另一种可能的《水浒传》,轻轻放回了书架。
她的故事,在书外,早已有了不同的丶温暖的结局。而属于仇青樱的人生,无论带着怎样的记忆,也还要继续。
只是从此,她的心中,永远藏了一片海,一座城,和一个与她携手走过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