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急如焚。
某天训练完,张琦皱着眉凑上来:“子渝,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怎么总闷闷不乐的?”
两人同组训练又是室友,张琦明显发现最近温子渝说话变得更少了,训练时也特别严肃不开玩笑。
“还好。”温子渝每次都淡淡一句“还好”,把天聊死。
2016年,温子渝18岁,正处于心智转变的微妙阶段。
一方面,她时常感到对于自身控制越来越弱,训练逐渐程式化,缺少实战机会导致球感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来自同期队员成长的压力也逐渐显现。陈泽清与她两人战术风格逐渐接近,体能差距让她自然处于劣势。
巨大的压力导致温子渝精神不振,只能靠每日愈加苦练缓解内心焦虑。
12月网球队将举行集训,种子选手将去台北及泰国分别参加wta巡回赛。
彼时对于温子渝和陈泽清来说,冲击大满贯仍遥不可及,中国国籍选手仅李娜刚在2014年才获得了澳网大满贯冠军。
2016年冬天,两人的全部重心是参加低级别wta巡回赛赛先拿到初始积分。
“你今天状态不好,”训练结束后,陈泽清紧追温子渝,“打得没以前投入。不止今天,从上个月开始你状态就不太好。”
她最近总看到温子渝闲时独自发呆,要不就是训练时眼神失焦、无精打采。
有时大家一起相约打球,温子渝也借口推脱。以前唯一叫得动温子渝的就是路雨鸣,现在连她也不好使了。
“”温子渝欲言又止,手里摆弄着相机。
“你在干嘛?”陈泽清凑上来,看她正调试镜头,“录完回去看?”
“我有点疑问,”温子渝语气里有些许无奈,“也许应该再跟崔教练沟通,我在做记录。”
陈泽清递给她毛巾:“记录什么?”
“”温子渝把毛巾搭在肩上,视线一直落在相机,“记录发球和击球数据,得分率和失误率,我觉得我不适合打爆发。”
听完温子渝的解释,陈泽清当即约她晚上听完讲座一起看回放,那人并没睬她。
听讲座时,温子渝躲在教室后排,一边偷看训练回放一边轻声叹气。
体能短板难以忽略,来国家队已近两年,她时常感到训练效果越来越受差。
温子渝身高已达170,体型中等偏瘦,移动能力和耐力都中等偏上,快速变向和滑步在打红土场时很有优势,但无奈国家队基本只训练硬地。
虽然爆发力较差,但她这两年核心力量有很大提高,足以支撑多拍相持中的稳定性,尤其在防守中非受迫失误也很少。以上客观条件都经过崔永亮和张峰的认可,最适合防御保守型打法。
她的正手上旋球和反手都很稳定,也有利于防守时变换节奏,利用底线深区回球逼迫对手被动失误从而得分。
本来打防御打得非常顺手,但崔永亮下半年突然风格大变,一定要求她尽快往进攻风格转换,给她带来极大压力。
国家队训练方式和计划都是教练主导,球员本身话语权并不高,此种情况下她努力尝试按照崔教练说的,主动适应了一段时间,然而最近训练效果每况愈差让她几近崩溃。
在别人看来,她的近期失误是因转换风格导致的适应期现象,并未有人察觉异常。
“再这样下去真不行。”温子渝自顾自说话,第二次对崔永亮的训练计划产生强烈抵触。
“温子渝。”讲台上讲师突然喊她名字。
总局基地除了日常训练,晚上也会安排文化课程和讲座用于支持队员持续学习各类知识,今天晚上的培训课题是关于世界反兴奋剂组织。
“请你来回答一下刚才我们解释的内容,什么是‘rtp’?”
“”
前排的人除了网球队队员,还包括隔壁羽毛球队的队员,大家齐刷刷地扭头盯着她。
张琦见状,立刻提笔在笔记本上写几个大字:“行踪信息系统”。
“这个,是说‘行踪信息系统’,要求,要求注册检查库(rtp)的运动员定期申报训练地点,确保,确保抽检可达性。”在死读书方面,温子渝尚可应付。
“好,说的对。请大家认真听讲,这些都是对各位参加国际赛事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听。”讲师特别着重把“认真”这个词说了两遍。
温子渝抿着嘴唇缓缓坐下,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副大学特学的架势。
其实她写的是:
[一发得分率:保守估计60-70,二发得分率:保守估计50-55]
[近期双误每场7-8次,去年6-7次,无改善]
[制胜球,平均6次正手上旋深区球,平均7次反手切削+截击,上网+小球效果一般]
[]
张琦凑过来一瞄,轻吁口气写到:“你真神经,这些教练会看。”
温子渝奋笔疾书再推过去,张琦差点背过气,她画了一只猪头。
讲座结束。张琦拉着温子渝在人群里缓慢蠕动。
那人沉浸在白天训练发球时速数据里。陈泽清一发球速非常高,她能发到190(190kh),已接近一流女网球运动员的球速。而温子渝一发通常150-170,偶尔发出ace最高180左右,爆发力差得多。
陈泽清的身高也占优,对练时温子渝发现她跑动尤其灵活,臂展很长也便于机动救球。
一想到陈泽清,她心里就有点异样感觉,那头棕色长发衬着一双丹凤眼时不时闯到面前。她老是莫名其妙地缠着自己,确实有点烦人,但但有时看不见她倒觉得有点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