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是第四胎了吧?好像第二胎也是双胎来着,老张家真是好福气!”
……一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八卦,在吃着喷香的面筋,一不注意就到了晚上。
晚上桃花村的夜生活更加的丰富。
村中的大榕树那个位置已经被平整好了,铺上了青石板。周围还建设了许多健身设施。
一到晚上,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就会到那里去乘凉聊天,有些下棋,有些锻炼,好不热闹。
奶奶和蔡嬷嬷也喜欢去那里,因为那里有人唱山歌。
“等一下,吃了饭我们就去大榕树那里吧,前日我学了一首新的,到时候我去教你。”
“好呀,好呀,那我去做饭吧。你们好久没尝过我做的饭了。”
“哪能让你做饭呀,家里这麽多人呢,老大家的,快去做饭吃了,我和我的老姊妹还要出去玩呢!”
去年栽种的茶树长得特别的好,想来明年就可以采摘了。
去年让大伯娘和二伯娘牵头养的蚕长得很不错,所以今年扩大了养殖。
为了方便管理,顾嘉月又办起了一个作坊。但这个作坊不一样的是村里的妇人可以将蚕带回去养,等养成後将蚕茧又卖给作坊,或者卖蚕丝也行。
有了蚕丝後,学堂的姑娘们又研究出了许多新花样。
特别是用蚕丝做的缠花和绒花首饰,刚一出现在城里的铺子中就被一抢而空,订单都排到十月份了。
郑清和的畜牧业干的也不错。
之前干旱时开的那些荒地太过于贫瘠,需要养上几年才能种植粮食,所以他大手一挥,全部种上了牛羊爱吃的草。这样村民们就不用到处去割草喂牛了。
见最大的麻烦被解决了,周围的几个村庄基本上都去县衙里认养了牛羊回来。
刚开始大家不敢养,但看着别人养的确实养大後能到县衙换钱,跟着养殖的人越来越多。
那些羊毛羊奶源源不断的送到县城。郑清和忙不叠的夜开办了好几个作坊。
那些被纺织成各种颜色的羊毛线已经出现又引领了一轮新的潮流。别说矩州城了,就是周围的几个州府里的有钱人,谁家要是没有一件用羊毛制作的毛衣,那就十分的落伍。融不进话题去。
周围的小姐姑娘们除了读书作画,又有了一个新的爱好。就是织毛衣!
只需要在那卖羊毛线的店铺里买上一两银子的毛线,就能得到一本小册子。
上面活灵活现的刻画了许许多多样式的毛衣,只要你跟着学就行。
要是实在学不会,还能花上一钱银子请店铺里的绣娘教你。
只要成为会员,绣娘们研究出新款的图案和针法後也会第一时间告知你。
牛的扩大养殖最明显的受益人还是城里的姑娘们。
因为茗稔居和旁边的火锅店都降价了!
要知道以前茗稔居的很多东西都是需要用上牛奶的。而之前这些牛奶只能花费大价钱从隔壁的云州运过来。
现在他们自己的州府就有养殖的,量大还便宜,这成本下来了,价格自然要降低。
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零花钱也不是无限的。他们的零花钱每月可是固定的,以前每月只能约小姐妹聚上一两次,现在能聚三四次了。
隔壁的火锅店也是,因为牛在大乾属于生産工具,是被限制住的根本不允许随意宰杀。所以火锅店的牛肉可是在特殊的时间才能吃到。
现在不一样了,养的人多了自然限制就没有那麽紧张,火锅店甚至自己购买了上百头牛羊自己养着。这样成本下降了,货源也稳定了。
虽然价格下降了,但生意反而更好了,谁让火锅店的大厨推出了一个什麽牛肉的一百种吃法。那个有钱人不想尝试尝试啊?
甚至城中还出现了一个美容院。听说里面的东西都是用鲜牛奶和鲜花制作的,能美容养颜。
还有那个什麽用蚕丝制作的面膜。更是使用一次就能管上三日。
一开张就引得城中的贵女们趋之若鹜。
原本作为大乾最贫穷的矩州府正在悄悄的发生改变。
那些当官的都默契的没有往外说。
可能是打算等着合适的机会惊艳所有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