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印记
倒春寒的凛冽如同最後的挣扎,终究敌不过季节更叠的力量。肆虐了几天的寒风冷雨渐渐停歇,云层散开,久违的阳光重新洒落。虽然早晚依旧带着凉意,但白天的气温明显回升。被寒流打压的草木仿佛憋足了一口气,开始更加蓬勃地生长。路边的梧桐树枝头,嫩绿的新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开来,连成一片片娇嫩的绿云。小区花坛里,耐寒的迎春花悄然凋谢,取而代之的是早樱初绽的点点粉白,玉兰也鼓起了饱满的花苞,蓄势待发。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解冻後特有的清新气息和植物蒸腾的生机。
张玲艳偶尔会围着那条燕麦色的羊绒围巾出门,感受着脖颈间的温暖,心中那份因围巾而起的复杂暖意,似乎也随着渐暖的天气在缓慢滋长。馀学军依旧沉默寡言,但家里那种沉重的丶令人窒息的氛围,仿佛也随着寒冬的离去而悄然稀释。生活看似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如同春日里看似平缓流淌的河水。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涌。馀学军近日常感到胸闷气短,容易疲惫,但他只当是工作劳累,加上心中郁结未散,并未过多在意,更拒绝去医院检查。张玲艳隐隐有些担忧,劝了几次无果,也只能作罢。馀一的项目进入尾声,正全力以赴准备最後的交付,归期在即。徐言则沉浸在为新项目构思的兴奋中。暮春的气息越来越浓,阳光和煦,万物生长,一切都朝着温暖的方向发展,却不知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在看似最平静的时刻降临。
最近,馀一负责的一个重要项目进入关键期,需前往合作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技术支持,工作强度极高,每天回到酒店都已筋疲力尽。与徐言的视频通话和联机打游戏,就成了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慰藉。
这天晚上,馀一终于结束了又一场冗长的协调会。回到酒店房间,窗外是陌生的城市灯火。他揉着发胀的太阳xue,打开笔记本,点开和徐言的视频窗口。“哥哥!今天累坏了吧?”徐言清亮的嗓音带着关切,他穿着毛茸茸的居家服,背景是家里温暖的灯光。
“嗯,刚结束。”馀一看着屏幕里熟悉的笑脸,紧绷的神经松了些,“想你了。来两局?”
“好呀!等你呢!”徐言眼睛一亮,立刻上线。两人打开一个轻松的双人合作小游戏,操控着Q版小人在色彩缤纷的场景里跳跃丶解谜丶互相帮助。徐言的小人灵活地避开障碍,把馀一操作失误掉进坑里的小人拉上来,耳机里传来他得意的笑声:“哈哈,哥哥别怕,我救你!”
轻松的笑闹声暂时驱散了疲惫,小小的游戏窗口成了连接两地的温暖空间。就在两人默契配合,即将通关一个需要精确同步的关卡时——馀一的手机疯狂震动,屏幕上“妈”的名字闪烁着不祥的红光,瞬间撕裂了游戏的欢快旋律。
馀一心头莫名一紧。这个时间点,母亲极少主动打电话。他立刻示意徐言暂停:“言言等下,我妈电话。”声音带着一丝疑虑。他接通:“妈?”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张玲艳从未有过的丶带着巨大恐惧和失控哭腔的嘶喊,声音抖得不成句子:
“小一!!呜……你爸……你爸他……突然……突然就捂着胸口倒下去了!脸……脸都紫了!叫……叫不醒啊!!120……120来了……说是……急性心梗!很危险!在……在中心医院抢救……小一……妈……妈害怕……”巨大的恐慌和绝望透过电波传来。
馀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所有的轻松荡然无存。那毕竟是他的父亲!一股沉重的压力感瞬间攫住了他,但多年养成的冷静让他没有失态。
“妈!妈您冷静!”馀一的声音沉肃,带着强制镇定的力量,“听我说!您跟着救护车去医院!在中心医院急诊对吗?好!您别慌,配合医生!我……”
他脑中飞速权衡:现在立刻订机票,最快一班也要几个小时,且抵达後还需从机场去医院……
“馀一!”徐言急切的声音通过耳机炸响,清晰丶果断丶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是叔叔出事了?”,视频对面清晰的“急性心梗”丶“抢救”,已足够让他拼凑出可怕的真相。“我马上过去!”
他甚至没等馀一回答或确认,语速飞快,“地址是中心医院急诊对吧?我立刻出门!保持你电话畅通!等我消息!”
话音未落,视频窗口瞬间黑了下去——徐言已经像离弦之箭般冲出了家门。
馀一握着手机,听着耳机里的忙音,看着黑掉的电脑屏幕,愣了一瞬。随即,一股巨大的丶混杂着感激和依靠感的暖流涌上心头,冲散了部分冰冷的沉重。徐言的反应太果断了,他甚至不需要自己开口请求!这份毫不犹豫的担当,在此刻显得无比珍贵。
他立刻对着电话里还在哭泣的母亲喊道:“妈!徐言已经知道了!他正在以最快速度赶去医院,您别怕,跟着医生,徐言到了会立刻找您,我现在立刻查最快回去的交通,尽快赶到!您坚持住”
徐言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中心医院急诊,找到了崩溃边缘的张玲艳。他迅速成为主心骨:先找到医生了解情况後清晰地同步给馀一,让他不要过分担心,跑前跑後办理入院手续和缴费。又去医院附近的便利店,买了杯热饮小心地递到张玲艳冰凉颤抖的手中:“张教授,喝点热的,暖暖身子。”
看到张玲艳因恐惧而僵直的身体,他低声安慰:“馀一正在拼命往回赶,叔叔一定会挺过来的。您要坚强,叔叔醒来最需要您。”
抢救室的门每一次开合都牵动人心。每当有医生出来,徐言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冷静地询问进展,然後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出去。
当抢救室的门再次打开,医生带着疲惫却如释重负的表情宣布“手术成功,暂时脱离生命危险,转入ICU观察”时,张玲艳腿一软,徐言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他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手指微微颤抖却坚定地给馀一发去信息:“手术成功,已脱离危险,转入ICU。阿姨安好。”
馀学军转入ICU後,张玲艳被徐言和馀一在电话里合力劝回家短暂休息。徐言则主动留在了ICU外,成了那道沉默的守护墙。他仔细向护士学习ICU的探视规则和注意事项,详细记录病人的情况,同步给馀一和在家心焦的张玲艳。
几天後,馀学军情况稳定,转入了普通单人病房。
迎接馀学军的,是徐言不知疲倦的身影,他向公司请了几天假,但是偶尔也需要处理一下工作的事情。徐言像个专业的护工,认真学习了翻身丶擦洗的要领,动作轻柔地为馀学军擦拭脸颊和手臂。他严格按照医嘱准备食物,鸡茸小米粥熬得香浓软糯,蔬菜汁榨得新鲜清甜,用小勺耐心地一点点喂给只能吃流食的馀学军。每一次喂药,他都仔细核对,轻声提醒:“馀叔叔,该吃药了。”他详细记录着体温和血压的变化,比护士查房还准时。
沉默笼罩着病房。馀学军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对徐言的存在表现出一种近乎漠然的沉默。徐言也不多话,只是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他发现馀学军偶尔会盯着天花板发呆,眼神空洞。徐言想了想,打开电视,将音量调到最低,调到科教频道——正在播放《宇宙时空之旅》。浩瀚的星云在屏幕上缓缓旋转。馀学军的目光被吸引过去,虽然依旧沉默,但紧绷的下颌线似乎松动了一瞬。
又过了两天,馀学军精神好了些,能半坐起来。徐言默默地从包里拿出一副便携磁力象棋,在病床的小桌板上摆好。他看向馀学军,没有询问。馀学军目光落在棋盘上,几秒钟後,几不可察地擡了下手指。徐言心领神会,两人开始了无声的对弈。病房里只剩下棋子落下的轻响。徐言棋风稳健,偶有妙招。馀学军落子很慢,却很沉,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一盘终了,徐言默默收拾棋子,馀学军闭上眼休息,但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冰冷的排斥,而是一种奇异的丶带着思考馀韵的平静。
张玲艳每天来到病房,看到的是徐言忙碌而专注的身影:不是在细心照料丈夫,就是在处理工作,或是安静地在窗边看书(一本最新的《物理学报》)。她看到丈夫虽然依旧沉默,但气色一天天红润起来,对徐言的喂食不再抗拒,下棋时眼神专注,甚至在她进来时,目光会短暂地在徐言身上停留一瞬……她心中的感激和认同感与日俱增,对徐言的态度早已如同对待家人般自然亲切。
当馀一带着一身风尘和满心焦灼终于赶到医院,推开病房门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宁静的画面:
春日午後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将病房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徐言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微微低着头,正全神贯注地削着一个苹果,果皮连成均匀细长的一条,垂落下来。馀学军半靠在升起的床头上,闭着眼睛,神情是久违的平和,胸口随着平缓的呼吸微微起伏。床头柜上,敞口的保温桶里还残留着小米粥的清香,旁边放着那副磁力象棋,棋局似乎刚结束不久。最醒目的,是窗台上一小瓶新鲜的白色小雏菊,在阳光下舒展着柔嫩的花瓣,散发着勃勃生机。
听到开门声,徐言擡起头。看到门口那个风尘仆仆丶满眼血丝却写满急切的身影,他眼中瞬间迸发出巨大的惊喜和如释重负的光芒,像星辰点亮:“馀一!”他放下苹果和刀,立刻站起身。
病床上的馀学军也缓缓睁眼,他的目光先是有些模糊,随即聚焦在门口的儿子身上。那目光深邃,带着大病初愈的疲惫,但在那疲惫之下,馀一清晰地捕捉到了一种复杂的波动——不再是往日的冰冷丶审视或愤怒,而是一种仿佛历经沧桑後的平静,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丶极其微弱的缓和?馀学军没说话,只是对着馀一的方向,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随即又闭上了眼。但那紧抿的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
病房里安静极了,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鸟鸣和三人轻微的呼吸声。馀一走到床边,看着父亲平静的睡颜,低声道:“爸,我回来了。”
声音平静,带着完成任务的释然。他伸出手,轻轻碰了碰父亲放在被子外的手背,触感是温热的,不再僵硬。馀学军的手指似乎微微动了一下,没有躲开。
做完这一切,馀一的目光立刻回到了徐言身上。他几步走到徐言面前,没有多馀的言语,只是擡起手,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柔和浓重的心疼,轻轻揉了揉徐言那略显凌乱的发顶。指尖能感受到发丝间微微的汗意,掌心下是对方强撑着的丶此刻终于泄露出一点脆弱的紧绷。
“辛苦了,言言。”馀一的声音低沉沙哑,目光紧紧锁着徐言憔悴的脸,里面翻涌着无尽的心疼和感激,还有一丝“终于能替你分担”的急切,“累坏了吧?”他简单的话语和掌心的温度,胜过千言万语。
徐言被这突如其来的亲昵触碰弄得微微一怔,随即,那强撑了好几天的紧绷神经仿佛瞬间松懈下来。他仰着脸,感受着馀一掌心传来的温度,看着对方眼中清晰的心疼,连日来的疲惫丶担忧和压力似乎在这一刻找到了出口。他嘴角弯起一个带着浓浓倦意却无比真实的笑容,像终于归港的小船,轻轻点了点头,小声嘟囔了一句:“……还好。你回来就好。”
窗外的春意正浓,万物生长。虽然彻底消融那座顽固的冰山仍需时日,但希望的曙光已然穿透云层,照亮了这片曾被阴霾笼罩的土地。徐言用他的善良丶担当和日夜不休的守护,在馀父心中那道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上,凿开了一道深刻的丶名为“责任”与“温暖”的印记。这道印记,终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丶通往真正和解与接纳的坚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