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流着宣国和隶国血液的私生子。
银丝白带系在他的发间,他在隶国无忧无虑度过十二年,除了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外,那或许是谢宁之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那时他并不知晓在安宁院落之外整个隶国败絮其中,世家宗族的杯觥交错下是战场的累累白骨,是百姓的哀嚎遍野。
氏族苦苦维持表面奢靡繁荣,葡萄美酒麻痹衆人神经,彩丝绸带蒙盖无数双眼。
忠臣尽言,试图唤醒装睡的统治者,无一不被屠杀。
将士浴血,用身躯护住背後家园,不过徒劳。
三年,谢宁之看尽千疮百孔的隶国,他也曾经为之努力过,最终得来的不过是一具冰冷的棺椁。
他的父亲牺牲在谏言的路上,谢宁之那时候方才得知昏庸无能的君主之下多少人前仆後继不过飞蛾扑火,年少的他亦在这条路上磕的头破血流。
皑皑无垠的碎琼乱玉笼罩在隶国之上,由疏至密,从四面八方纷纷扬扬侵略每一寸空白,无边无际。
漫无边际的积雪下唯有他孑然一身,有如断雁孤鸿。独山兀在咫尺,一身玄衣踽踽行往。
风雪催得心跳愈快,少年清瘦的身影在山前显得格外渺茫,大雪覆满他身,双手逐渐乌青,少年没有停下脚步,毅然向山头走去。
被大雪侵袭的隶国唯有呼啸而过的风声停留,此刻钟声撕破天地,笼盖风雪撞进千家万户。
“万宁钟被敲响了?”
“是谁去敲万宁钟?不要命了?”
“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
一……
二……
三……
万宁钟不断被敲响,少年的身躯与万宁钟相比如此弱小,麻绳磨破少年稚嫩的手掌,擦出鲜血又在冰天雪地里凝结成霜,逐渐染红手中的绳索。
一……
二……
三……
城门终被攻城车撞破,积雪上留下无数脚印与车辙的痕迹,火光照耀整个隶国皇都,京城百姓四处逃窜,皇城中,昔日高高在上的衆人抱头藏匿在桌下瑟瑟发抖。
万宁钟声熄落,少年跪倒在地上,止不住的喘息着,他还想起身握住那根绳索,全身气力仿佛消磨殆尽,怎麽也支撑不起他的身体。
明明近在眼前的绳索却怎麽也抓不住,眼前一片湿润,不知道是融化的雪,还是他留下的泪。
那一年,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
眼前陌生的女子穿着的是谢宁之不熟悉的衣饰,四周的一切让谢宁之感到陌生。
这是他初次来到宣国,他依然坚持在发间编织银丝白带,不肯换下隶国的旧服。
他在平京书院认识唐云谨,彼时唐云谨正拜师太傅门下,二人常在东宫行走。
谢宁之不喜欢待在宫中,异样的眼光,琐碎的人言,无一不有他的姓名。
後来他开始独自游走宣国的许多地方,其中包括百家巷。
他在百家巷得到一个愿望,谢宁之已经没有所愿,他便祝那位孩童平安长大。
两年後,长公主薨,谢宁之决定云游四方,不再待在宫中,将要出行之际,他听见近处鼓声不息。
一……
二……
三……
秋叶悉数落下,犹如那夜不绝白雪,谢宁之仿佛能听见钟声贯彻耳际,少年彼此的身影在眼前重合。
奉洁堂上,少年白纸黑纸一笔一画写下姓名。
沈相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