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青菜的事情跑了一上午,父女俩找了个小摊一人要了碗面,季瑞年让摊主给闺女加个鸡蛋,季暖告诉摊主两个碗里都要加蛋,她没有吃独食的习惯。
吃完饭,季暖找到经常买包子的铺子,买了四十个肉包子,俩人坐牛车去荒地看了看,季连秋带人在这里干了七八天了,到现在收拾出来差不多五十亩地了。
看到黑了也瘦了的大哥,季暖心疼坏了,把人拉到一边递给他三个温热的包子:“快吃吧!明天让二哥他们跟你换换,你都瘦了。”
“他们在家里也不轻快,我累了就歇着了,今天又跟爹进县城啦!”季连秋看着小脸长出一些肉,可爱至极的妹妹真想捏一下,看到自己粗糙的又脏的手,季连秋只好忍住。
“从明天起我和你大哥轮换着带人收拾荒地,到二月末的时候差不多收拾完了,最好再买一头牛,家里的地还有这些一共二百亩呢,一头牛得种到什么时候啊!”买地的时候挺高兴,想到种地还真有些犯愁。
季暖告诉他们可以雇家里有牛的庄稼把式种地,一个人加一头牛每天多少钱,其他像点种什么的价格另算。不止种地可以这样,铲地的时候也可以雇人,还有拔草都是一样的道理,家里人腾出时间可以做别的事情,比如做豆腐,种菜。
闺女的话有道理,季瑞年决定采用她说的办法,回去以后找村长把自己家后院靠近山边将近一亩地买下来,抽空种上香菜也是一笔收入,靠近院墙盖一溜猪圈,暖和的时候多买一些猪仔养着,家里做豆腐有条件养猪。
傍晚爷几个一起回的家,吃晚饭的时候得知从明天起林管家和毛掌柜自己来拉青菜和豆腐都很开心,孩子们聊着吃喝的事情,只有古淑珍低着头,过了一会儿她抬头对问季暖:“按照你的说法,一天光卖菜就有将近三两银子的收入,一个月小一百两呢,暖暖你一个小孩子留的银子是不是多了点啊!”
季暖双手交叉抱着肩膀:“您不会后悔了吧,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哦,我的钱不会乱花的,我打算送愿意读书的哥哥们去学堂,其他的银子雇工替他们干活。”
“看你把孩子吓的,暖暖是我见过最有分寸的孩子,家里一个月进一百二十两银子呢,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季瑞年抱起闺女安慰她,谁家五岁孩子能想出这么多赚钱的法子,别说一个月入账一百多两银子,就是十两、八两一般人都不敢想。
古淑珍只是问一句罢了,没有没收那些银子的意思,自从有钱以后,家里银子不都在闺女那里放着吗?虽然平时总说她花钱大手大脚,她想买东西的时候自己从没拦过,瞧他们爷几个这警惕的小眼神,把自己当什么人了,真是的!
那得多疼啊
第二天辰时末,毛掌柜和林管家的马车一前一后进季暖家,豆腐和豆芽都是预留出来的,菜已经摘好放在筐里,不管是黄瓜还是青菜都很新鲜,而且品相极佳。
九十斤青菜得了二两七钱银子,季暖打算再攒几天就去县城打听上学堂的事,几个哥哥现在都会写自己名字了,家里几个大男孩都认识一百多个字了,三个年纪小的已经会背三字经和百家姓了。
弯月沟没有私塾,想读书得去县城,学堂提供食宿,书本和学子服,每隔十天可以休沐一天,每人每个月一两二钱银子。
这要是放在以前,季家根本不敢想送孩子读书的事情,别说送仨去读书了,一个也供不起啊!季暖告诉爹娘以后三个哥哥读书的花费她负责,也不能亏待在家干活的哥哥,以后采取分红的方式给他们发补助,每个月也是一两二钱银子。
季连秋怎么肯要妹妹的钱呢,其他几个哥哥也不肯要,季暖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没说服几个人:“你们就收着吧,咱家很快就要上新的豆制品了,我还指望你们帮忙干活呢,我的银子可不是白给的哦!”
“我的那份银子存在暖暖手里,什么时候用再管你要。”季连福想到一个折中的法子。
其他人也赞同,他们现在忙的团团转,没什么机会出门,有银子也没地方花,还让妹妹保管着吧。
送了一圈银子又回来了,季暖只好先收着,她告诉几个哥哥下个月开始会记账。把家里每个月进项、支出写清楚,还有每个人名下的银子也会单独记上,她还会教几个哥哥怎么看账,这个必须学会。
“小账房,明天给我支五两银子,我去县城买些布回来,不仅要给小五他们做衣裳,咱们人人有份。”闺女都那样大方了,自己怎么可以吝啬呢。
家里银子又够一百两了,古淑珍心里也有了些底气,生意还会继续做下去,银子会源源不断进家门,该给家人做些象样的衣服和鞋袜了。
几个小的要读书,穿戴自然不能差了,连秋都十四了,该有两身象样的衣服,连福他们也不小了,还有闺女越长越水灵,可得给她好好打扮一番。
季暖和娘亲打商量家里出五两银子,她出五两银子,这次请成衣铺的绣娘给每人做一身衣服可好:“娘,我没别的意思啊,您看咱家十口人,要是光指望您来做,您的眼睛会熬坏的,再说五哥他们可是去县城读书,就应该穿县城流行的衣服式样您说对吧。我们这次都跟着他仨借光了,还有娘亲也该做一条象样的裙子,好好打扮一下啊。”
季瑞年想起什么跑回屋里拿出一根银钗递给媳妇:“这个早就买了,本该在过年的时候拿出来的,那个时候家里刚买了地,我看你因为一下子少了三百多两银子唉声叹气,就没敢让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