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好用的影视编辑软件 > 第一百零八章 大明律(第2页)

第一百零八章 大明律(第2页)

朝会结束,但风暴才刚刚开始。

新政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迅传遍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

秦淮河畔,茶馆酒肆之中,士子文人聚集,议论纷纷,情绪激动。

“废除科举?那我们寒窗十年,头悬梁锥刺股,学的圣贤文章还有什么用?”一位头花白的老秀才捶胸顿足,几乎要哭出声来。

“倒也未必是坏事,”一个较为年轻的青衫书生若有所思地翻看着不知从何处抄录的新学目录,“你看这《格物》、《算术》,皆是经世致用之学,若真能学通,或许比那空洞的八股更能报效国家。”

“可新学师资何来?教材何来?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迁都北平?那可是苦寒之地啊!”

纷杂的议论,充满了迷茫、期待、抗拒与不安。

……

与此同时,紫禁城文华殿内,灯火通明。

苏宁正在召见批入选“律法修订委员会”的官员,其中不乏年轻面孔。

桌上摊开着那部厚重的《大明律》原稿,以及苏宁亲自绘制的一些草图。

“诸位,”苏宁的手指敲了敲桌面,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修订律法,绝非简单地删去‘凌迟’、‘腰斩’等字眼便可了事。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完整的司法体系,确保‘公正’二字,不再是一句空谈。”

他示意阿福展开一幅巨大的架构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三个并列的系统。

“看这里。朕决定,将司法权一分为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专司案件侦查、缉捕人犯;都察院,负责审核证据,提起公诉;大理寺,独立进行审判,依据律法定罪量刑。三者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得独断专行!”

新任的大理寺少卿赵文博看着图表,沉吟片刻,提出疑问:“陛下,如此分权,程序繁琐,会不会……影响办案效率?若遇紧急大案,恐贻误时机啊。”

“宁可慢一些,也绝不能错!”苏宁的回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从今往后,办理任何案件,都必须遵循‘重证据、轻口供’的原则!凡刑讯逼供所得之供词,一律视为无效,不得作为定案依据!我们要的,是铁证如山,而不是屈折之下的一纸虚言!”

……

接下来的数月,大明王朝如同上紧了条的巨钟,以前所未有的度开始变革。

各地旧式书院被迅改建为新式学堂,所有私塾和民间学院被统一纳入官学体系。

第一批散着油墨清香的新教材,通过已然铺开的大明皇家商行网络,被快马加鞭地送往各州县,引了无数好奇与研读。

大明皇家钱庄行的纸币,正式定名为“龙元”,以清晰的兑换比例回收旧宝钞和支票,稳步确立着信用。

最令人惊叹的是,在苏宁近乎不眠不休的亲自指导与推动下,新的《大明律》竟然在短短三个月内便完成了主要框架的修订。

当那部条文更清晰、刑罚更人道、体系更完备的《大明律》颁布天下时,许多有识之士在仔细研读后,终于清晰地意识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全新的时代,真的已经拉开了序幕。

方孝孺手捧散着墨香的《大明律》试行本,一页页仔细翻阅,脸上的忧虑渐渐被叹服取代。

他来到苏宁面前,由衷感慨:“陛下,此律法之精密、之仁恕、之完善,实乃臣平生仅见,足以垂范后世。只是……陛下,改革之势如此迅猛,如烈马奔驰,臣……臣仍是担心,旧疾未去,新创又生,若驾驭不当……”

“爱卿的担心,朕明白。”苏宁站在皇宫的高处,眺望着远处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应天大学工地,那里传来的不是诵读圣贤书的琅琅之声,而是工匠们夯实地基的号子与木材石材的碰撞声。

他的目光坚定而深远。

“破而后立,总需经历阵痛。这是大势所趋,亦是必然之过程。朕,要用十年时间,打造一个前所未有、远汉唐的煌煌大明!”

随着新政的逐项落地,大明王朝这艘古老的巨轮,在年轻皇帝坚定有力的掌舵下,开始缓缓而又不可逆转地调整航向。

虽然前方必有风浪颠簸,但新生的气息已然弥漫开来,一个光明的未来,似乎正从海平线上隐隐浮现。

而在遥远的北平,新都的勘测与前期筹备工作,已经悄然开始。

无数的建材开始汇聚,图纸在能工巧匠手中传递。

没有人知道,这座在皇帝宏图伟略中孕育的新城,在未来将会焕出何等夺目的光彩,成为举世瞩目的心脏。

“陛下,如今天下初定,要不要让常家的舅舅回来辅佐陛下?”

“嗯,大舅这些年身体不太好,需要接回南京修养,或者可以前往军事学院任教,而二舅和三舅将会协助朕改革军制,以后大明的军权只能集中在朕的手里。”

“陛下睿智。”

“皇后,至于赵家确实不能掌控实权,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外戚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臣妾明白。”

“还有,既然天下已定,我们也该要自己的孩子了。”

“啊……”

……

喜欢影视编辑器请大家收藏:dududu影视编辑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