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九零知青子女回城非鱼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然后又压低了声音嘱咐道,“以后没准有用,不要弄丢了。”

董桃花虽然不知道这协议到底有什么用,但女儿这么说了,她便应了下来,“妈会好好保存的。”

有了老董的配合,落户之事总算顺利解决,看着新鲜出炉的户籍本,董桃花高兴得落下泪来。想到女儿和老董的协议,她又愁了起来。

董桃花道:“现在城里房屋那么紧张,咱们去哪儿找房子住啊。姓王的那女人就是恶毒,你外公这屋子还是你外婆在时买的,她都住得,凭什么不让你住!”

徐荷叶道:“妈你别担心,我知道哪里有屋子出租。”

董桃花有些诧异:“荷叶你怎么知道?”

徐荷叶道:“妈,我这半个月在城里可不是白待的。前些天没有落户,我去不了学校就在这附近逛了逛,还真让我找到了租房的地方。”

其实不是这段时间找的,为了落户的事,这段时间她焦虑失眠,浑浑噩噩,又哪里有心情四处闲逛。

只是上辈子在这里住了三年多,才摸清了这附近的情况。

钢铁厂家属院不远处有一条胡同,里头都是一些大杂院。

大杂院里挤的人也多,不过这个世界哪里都不缺有钱人。

改革开放之后,扈市的经济飞速发展,有很多人迎着风口攒到了第一桶金,有钱后嫌弃大杂院里住得拥挤混乱,便买了房从大杂院里搬了出去,留下的老房子就会租出去收租金贴补生活。

徐荷叶想租却不是这些正儿八经的房子,这种屋子很紧俏,基本上一空出来就会被街坊邻居租下,她想租也租不到。

这年头有钱人多,但底层老百姓更多,买不起房子被迫婚后还和爹妈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的人也是数不胜数。

花个几块钱多间屋子,家里人住开些,鸡零狗碎的矛盾都会少很多。

徐荷叶看中的是人家加盖的小厨房小杂物间。前些年,家家户户人多房少,就有人动了歪心思,占一角院子,买些砖瓦加盖个哨所做卧房或者厨房。

这种事情,有人开了头,其他人就会有样见样跟着做,所以这大杂院也就越来越杂,越来越乱。

毕竟是违法私建的屋子,面积大不了,建之前没有设计规划,形状也是千奇百怪,三角形、半圆形、梯形……什么样的都有。

自家住无所谓,正儿八经花钱租房住的人就会觉得这样的屋子埋汰,更重要的是这种屋子租下了也住不下一家人,不划算。

徐荷叶不挑,她也没得挑,只有这种屋子才有可能空下来,她们才有捡漏的机会。

租一间屋子,安顿下来,是她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安顿下来,她才能办理入学手续。中考,高考,参加工作,她才有可能在这座城市落地生根。

董桃花听着女儿娓娓道来,欣慰之余不免更加内疚。欣慰原本有些胆怯懦弱的女儿成长了,有了自己的主见。

又心疼她的这些成长都是因为在董家看多了脸色,吃了苦头。

租房

徐荷叶带着母亲熟练地绕过两条街道,来到一条胡同口。

她指了指巷子,对董桃花道:“妈,就是这条胡同,里头有很多大杂院,应该会有一些屋子出租。”

董桃花看了一眼胡同,胡同口长了一株巨大的香樟树,枝芽乱窜,靠近马路这边被人胡乱砍了些枝条,显得有些丑。

巷子很深,路面用的是青石砖,但因为年久失修,有很多砖块破损,缺胳膊少腿,好在干净。路旁的排水沟乱糟糟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苔,反而显得幽深。

“我们进去吧。”徐荷叶说着,走进了巷子。

两人走了几步,董桃花拉住女儿的手,停在巷子口不远处的杂货铺门前。

“咱们先买点东西。”

徐荷叶打量着店铺,店门头上挂着个木牌子,上头写着金谷杂货铺。

这是原来的油粮店改来的。

走进就见店门边的柜台上放着一座公共电话,电话边摆着个纸壳子,上头写着价钱——市里一毛钱一分钟,省内长途三毛钱一分钟,跨省一块钱一分钟。

价格还算是公道。

柜台边摆着一张姥爷椅,上面半躺着一位四五十岁,微胖,面色和善的中年妇人,妇人正拿着毛线针打毛线衫。

见有人进来,妇人放下手里的活计站了起来,笑着问道:“买东西呢,要拿点啥。”

董桃花早就想好要买的东西,“老板娘,给我拿一斤大白兔奶糖。”

“好嘞。”店主笑着应了一声,走到柜台后开始称糖。打好称,还特意将刻度拿给董桃花看了一眼,笑着道,“刚好一斤。”

董桃花看了一眼刻度,称是准的。又见称尾高高翘起,可见老板娘东西给得足,于是道谢道:“多谢老板娘。”

“不客气。”老板娘将装糖的塑料袋递给董桃花,随口又问了一句:“除了大白兔奶糖,还要点啥?”

见母女两面生,小姑娘又才十四五岁的模样,联想到最近市里出台的知青子女回城的政策,以及这段时间胡同里的闹剧。

老板娘暗叹了一口气,提议道:“鸡蛋糕和发饼都是今天新到的货,日期新,耐放。好吃还不贵,买上一两袋见亲戚送礼体面又经济。”至少比大白兔奶糖划算。

董桃花看了一眼柜子里的鸡蛋糕,色泽金黄,润泽清爽,没有久放后失水返油的干瘪油腻感,就知道老板娘这话不虚。

想到早上在董家,女儿就喝了半碗粗粮稀水粥,待会儿估摸着会饿,于是又道:“那再给我称半斤鸡蛋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