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九零知青子女回城TXT > 第112章(第1页)

第112章(第1页)

董杏花有些不敢置信:“这么便宜?回头上头领导问起来,你怎么办?”

王安文双手一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他把手里的出库单甩得啪啪作响,“有先例呢,我怕什么?”

“我给你这价格有什么问题?

人家程副厂长的小舅子、李主任的妻妹、姜厂长的弟弟……给的价格都是五十一袋,你要给高了,回头人家再来买碎布头,人家给不给高价呢?你就按照惯例来就行。”

见董杏花依然犹豫,王安文道:“放心吧。这些碎布头本来就是库存,放在仓库里卖不上价,堆久了发霉发烂除了当垃圾丢掉没什么用。你能买走是给厂里增收,他们还得感谢你呢!”

王安文可不怕,领导们能低价要走这些价值高的碎布头,厂里的女工怎么就不能买了?

董杏花看了眼徐荷叶,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碎布头不贵,我们可以多买一些。”

回头做出了假领子,挣了钱,有心人自然而然会盯上这些碎布头,到时候她们怕是很难再用这个价格拿到了。

王安文挑出的大块碎布头,棉麻四袋,丝绸两袋,全部买下来也才一百八十元。

董杏花显然也明白,好处就这一回。回头有人看到这些碎布头的价值后,她这样要背景没背景,要人脉没人脉的底层女工,是不可能再拿得到了。

“老王,除了你挑出来的这六袋,我还要再买几袋。你这里还有没有好的?”

“有是有,不过都是大小混合的,我没挑拣。”王安文说着,带着两人走到几个封包前,“这十多袋都是没有经过挑选的碎布头,也是去年的布,应该都是好的,挑一挑还能用。”

再头些年的也有,不过董杏花就算买回去了也没什么用。布料堆积久了,会发霉发潮,会被虫蚁啃噬,纤维变脆,一扯就烂,用浆糊糊一糊做鞋底子能用,做其他东西就不成了。

虽然他不知道董杏花要这些碎布头干嘛,但肯定不会是弄回去做鞋底子的。

“老王谢了,那我们现在就在这里挑一挑。”

“放心挑,我这儿冷淡得很,没人来。”王安文说着,主动打开一袋,把里头的碎布头倒在地上,然后拿过来一个蛇皮袋,把大块的布头挑了进去。

董杏花和徐荷叶见状,忙跟着挑拣起来。

徐荷叶除了挑大块布,还把一些看起来比较有特色的小碎布挑了出来,这些碎布头裁不出完整的假领子,但是可以充当修饰和点缀。

一袋布头看着多,挑拣起来还是很快的。三人很快挑完一袋,把剩下不要的碎布条装起来,紧接着又开了第二袋。

一上午的时间,三人挑拣了十多袋,最后又挑出来四袋能用的碎布头,不过这些碎布都是棉麻和的确良的,没有丝绸的。

不对,也不能说没有。只是丝绸的极少,而且布条都很小,没什么价值,三人看到了本着不带走也是浪费的原则全都塞到了袋子里。

八袋棉麻,两袋丝绸,总共两百六十元,不值当什么,王安文自己就能做主,开了单子,徐荷叶付了钱,这十袋碎布头就是她的了。

开完单,等王安文拿着钱和单子去财务处交了钱,给了出库单,她们就能把碎布头拖走了。

财务处的人看到王安文拿着单子来,随口问了句:“又有人来买碎布头啊?”

王安文点了点头:“是啊。”

财务处也没有细问,这都是老惯例了。

瞟了两眼,“哟,这次有十袋?哦,有八袋是棉麻料子的啊。丝绸五十一袋,棉麻二十一袋,也算合理。”

核对了下,收了钱,会计拿出公章,在王安文的出库单上啪的一下盖了个收钱的红章,这桩交易就算完成了。

十袋碎布头,每一袋都不轻,两人还在愁这东西怎么运出去时,王安文已经从财务处回来,并且还给她们找了辆手拉拖车。

董杏花有些诧异:“这么快?”

王安文:“当然快了,财务处那些人以为你是哪个领导的家属呢!”要是知道是董杏花,那些人可不会这么快收钱批单子。

三人将十袋碎布头都搬到拖车上,两个大人在前面拉,徐荷叶在后头推,很快就这些碎布头推到厂门口了。

王安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幸好这时候不是下班时间,否则走两步遇到一个同事,寒暄寒暄,还不知道要走多久。”

更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事。

也不是说大家有什么坏心,但人都有好奇心,请了半个月假的董杏花突然来厂里买了十袋碎布头,大伙儿可不得问问原因?

拖到厂门口,和门卫大爷说明缘由,王安文又帮着两人把东西推到厂外。

“这么重,你们两个怎么运得走?”拖车是厂里资产,他能借给董杏花用用,把碎布头从库房拖到厂门口,但不能借她拖走。

“放心,我有人。”董杏花说着,对着不远处的几个青年挥了挥手:“老幺,快来,碎布头拖出来了。”

“来了。”董福运和兄弟几个很快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跟在最后头的刘同还骑了一辆三轮车。

三轮车后车斗大,放的东西多,几人一开始放了六袋,结果车斗太重,车龙头都翘了起来,几人只好搬下来两袋。

最后刘同的三轮车放了四袋,董福运、黄旺成、程子军、吕俊的自行车上都绑了一袋,还剩下的两袋丝绸碎布头,徐荷叶叫了一辆三轮车,她和小姨坐三轮车,一起把这两袋布头带回去。

“既然你有人帮忙,那我就回去上班了。”王安文拉着拖车准备离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