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徐荷叶不解,她也不至于这么健忘吧。
上午刚发生的事情哎。
“既然知道,那你应该晓得,我们两家会成为竞争对手。让竞争对手给你代加工,你是怎么想的?”
徐荷叶:“……”
“是竞争对手,但未必不能合作共赢啊。”
“我观察过,贵厂产能不饱和,八个车间,十六条生产线,完全可以腾出至少两个车间,四条生产线去做其他衣服。”
“但问题是你们现在没货可做,因为你们定的面料一周后才能到货。所以只能白白看着产线空置浪费。”
“但把生产线租给我们就不一样了。产能不浪费,工厂有增收,工人们能发更多工资。回头你们的面料到了,把产线一收,就能直接做,工人们都是熟手,完全不用浪费时间重新磨合。”
“而我们厂也能顺利把货赶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张副厂长,两个厂挨得这样近,完全可以守望相助,合作共赢啊。”
张副厂长看着徐荷叶,笑了:“小姑娘倒是聪明。”
也有胸襟。
制服是她先做的,他是后插一脚想分一杯羹的人,按理说作为被分羹的人应该会愤怒不满。但这姑娘倒是与众不同,居然能这么冷静理智,连竞争对手都能盘算着给她挣钱。
牵线
“荷叶,为什么要这么着急?”签完合同,从张副厂长的办公室出来,董福运有些疑惑道。
“小舅,你信不信,最迟一个星期,这两天来找咱们订货的批发商们就会再来。”
“这么快?”
“嗯。”徐荷叶点头,“小舅,对终端店铺而言,两百件不少,五百件很多。但对一个有档口的批发商来说,这点货很快就能销出去。”
“所以咱们必须赶在订单井喷之前把货准备好。”
“不然,咱们辛辛苦苦积攒下的顾客,很快就会变成别人的了。”风口上,货就是钱。谁有货,谁挣钱。
“行,我明白了。”
“嗯,小舅,这段时间,咱们厂里你多上心。我要让小姨去代加工厂盯着,毕竟是外包,得放个自己人过去盯质量。买的好料子,用的好辅料,不能让做工影响了咱们的品质。”
既然想把厂做下去,徐荷叶希望那些供货商们提到他们重荷服装厂,想到的就是新风潮,高品质。
“对了小舅,我之前让您申请的商标申请好了吗?”
董福运摇了摇头:“还没有。不过资料已经提交到商标局了,但还需要审核。工作人员和我说审核快要两个星期,慢得话要一两个月。”
“怎么这么久?”徐荷叶皱起眉。
“没办法。”董福运耸了耸肩,“那些单位的效率就这样。这样说起来上次办理营业执照倒是意外的顺利,几天时间就办了下来。”
“是啊,还真是幸运。”徐荷叶没有多想。她不知道上次办的营业执照其实有贵人相助,不然他们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拿到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