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这位陆大夫不仅医术高明,更有超脱年纪的沉稳干练,是难得的栋梁之材。
而他那位男妻也是不遑多让。
一个小村子出来的少年,心思竟如此灵巧,将小吃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丶花样百出。这等头脑,正是云州商业发展所需要的。
回去路上,坐在轿中,郑万峰在心中再次感慨。
人才难得啊!
好在,让他得着了。
送走心满意足的州长,小屋门一关,许青禾便忍不住扑进陆晚亭怀里。
“我们真的要在云州安家了?”他还没缓过神来,兴奋道,“还有医馆!你的医馆终于能开了!”
陆晚亭接住他,柔声道:“嗯。”
许青禾还在嘿嘿傻乐。
“那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小吃铺该装修成什麽样,卖些什麽小吃,还有你的医馆也是……”
听着他絮絮的念叨,陆晚亭笑着应了一声。
“都依你。”
-
州长效率极高,很快便将承诺落到实处。
不过半月,便在云州繁华地段为他们寻好了两处铺面,还是相邻的:一处临街,宽敞明亮,正好用作小吃铺;另一处稍靠里,环境清幽,适合开设医馆。
许青禾和陆晚亭都很满意。
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忙得脚不沾地。
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这些日子对云州食客口味的考察,许青禾重新规划了铺子的布局和菜单,既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又融入了云州的当地特色。
陆晚亭则负责医馆的装修布置,将药柜丶诊台丶针灸各处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
装修的工匠是郑万峰介绍的,据说是云州最好的一批匠人,手艺精湛,手脚也麻利,不过月馀时间,铺子里的各种大事小情便都准备完成了。
一切尘埃落定,不知不觉,秋寒过去,冬天到了。
小吃铺和医馆的开张日期选在了一个日头晴好的冬日。
金灿灿的阳光洒下来,映照得新挂上的丶还带着新木头味儿的牌匾崭新明亮。
相邻的两间铺面,左边是“陆氏医馆”,右边是“许记食铺”——许青禾觉得既在府城,铺子也大了,再叫“小吃铺”有些委屈,便改了名。
知道他们的铺子今日开张,虽是天寒地冻,但亲朋好友们还是各自乘着驴车牛车从镇上陆续而来。
许淮山特意起了个大早从村里赶来,见着许青禾,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夸道:“好小子!真在云州站稳脚跟了,不愧是我弟弟!”
吴黎也带着阿芸过来了,见面便贺喜道:“晚亭,青禾,恭喜开业,大展宏图。”
“这铺子好气派呀,小叔叔和小叔夫真厉害!”阿芸在一旁道。
许青禾逗她:“那阿芸觉得,小叔叔和小叔夫谁最厉害?”
说完自个儿先忍不住笑了。
感觉自己很像那种问小孩子“爸爸妈妈你最喜欢谁”的坏人呢!
阿芸果然犯了难,纠结道:“嗯……那个……小叔叔和小叔夫都厉害!”
人们都被都笑了。
这时,薛德金带着薛宝杏也过来了,刚从牛车下来,薛宝杏便脆生生地对许青禾道:“青禾哥,待会儿快让我尝尝,这府城里的关东煮是不是更好吃啦。”
许青禾笑着对她说“管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