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前尘
少年萧啓的风评很快在初中毕业时得到了扭转。
蓝星时代的教育在高中前都以综合素质教育为主,任何的课程都没有打分和评级,学校开设的课程都和生活中的实用技能相关,主要教育目是帮助青少年对社会现状,自然规律,智能机器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等真正进入高中阶段才是教育分流的开始。聪明优质的学生将会分配到高精尖的行业,往上城区走,中等学生会分配到普通的技术岗,稳定在中城区,其馀的学生的命运走向就要看家庭的支持程度了。
在正式走入教育分流前有一项极其重要的考试,就是初中毕业时的摸底考。
萧啓之所以会在初三阶段收到这麽多投诉,主要是对于一些同学家长来说,初三这一年实在是太关键了,他们看不起萧啓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在一些邻居眼里,萧啓整个初三表现出来的混不吝的模样,看起来就没有什麽大出息。关键是萧啓的爸妈一点都不着急,还有人私下议论梁好晨夫妻俩,认为收养的就是比不上亲生的,这种关键时刻竟然一点也不紧张。
但梁好晨和谢严觉得,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与其逼着孩子放弃这几年的舒适去追求所谓的灿烂的未来,不如让孩子学会当一个快快乐乐的普通人。
因此萧啓初三的一整年过得潇洒极了。休息日的家庭出游也从来没断过,他爸妈也从来没有给过他任何的压力。
他就这样玩着玩着,然後在初三毕业摸底考的时候考了个全区第一。
萧啓的同学,邻居连同所有认识萧啓的人都震惊了。梁好晨和谢严也有些出乎意料。
但萧啓本人一点也不意外。他虽然爱玩,但他也爱学习啊,如果不是认真听了课,他哪里会开发那麽多好玩的程序?这些人就是单纯对他有偏见。
更何况,从上学以来,学校开设的每一个课程他都觉得很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他本来以为初中毕业摸底考的难度会大一些,所以大家才会这麽紧张,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所有分流考试都相当于智商等级测试,智商这种东西不是在外面报培训班,拼命学习就能提升上去的。虽然听起来很绝望,但这样的体系给每一个程度的孩子都规划出了最适合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避免出现公元纪年所有层级的人都挤在一条出路上卷生卷死的情况。
现在萧啓走在小区里面,再也不会听见邻居告诫小孩离自己远点了,反而有人还会让小孩主动喊萧啓哥哥。
萧啓冷酷地想:我才不是你哥哥,我只有木木一个妹妹。但毕竟邻居之间擡头不见低头见,萧啓还是很礼貌地点头应答。
来他们家串门的邻居也多了起来,以前总说梁好晨夫妇两人太惯着孩子的人现在也来询问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小心听到话题的萧啓竟然有点想笑,荒谬得令人发笑。
梁好晨和谢严显然也不善于应付这种场面,说了一些什麽“尊重孩子”“关心孩子”之类的套话,尴尬地敷衍过去了。
敷衍完之後,两个人摊坐在沙发上,齐齐呼了一口气,看到站在房间门口的萧啓,向他招了招手,问他:“拿了这麽大奖,想要什麽奖励?”
萧啓从小到大收到的奖励可太多了,小时候连第一次完成作业都会收到奖励,以至于後面对于奖励都没什麽惊喜感。
萧啓认真想了想,回答说:“後面再告诉你们。”
“行。”
“哦对了,”萧啓幽幽地说,“这是我记在账下的第九个奖励,一个都不能少。”
梁好晨和谢严笑了起来。
“怎麽就欠你这麽多了?妹妹呢?”
“哥哥考得这麽好,妹妹也要有奖励。”
木木正好从房间出来倒水,她思考了一会,说:“我现在有十五个还没有兑现的。”
谢严当下就拍手决定这周的休息日要准备一顿大餐庆祝一下。
在场的三个人都笑着附和这个提议。
准备大餐的当天,萧啓家里还来了一家不常见的访客。
这一家的女主人和梁好晨有点亲戚关系,叫做梁越,长得圆润富态,说话的姿态刻意端着,笑起来的时候也在有意无意地打量人,眼神总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梁好晨让萧啓喊她小姨。
梁越说话的声调偏高偏细,乍听有点刺耳。但她对萧啓的态度很好,和萧啓讲了很多工作上的趣事,还跟萧啓讲了一些上城区的生活,这是萧啓第一次了解上城区这个地方。
梁越的丈夫理查德也是一个健谈的生意人,虽然聊天的时候总习惯仰头看人,但萧啓从他们的谈话内容里面听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所以吃饭时一直很捧场。梁好晨和谢严却反应平平,虽然会礼貌接话,但显得不太热情。
少年时期的萧啓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根本没有留意这麽多。这顿饭吃到最後,萧啓甚至还有点崇拜他们。
但让萧啓感到奇怪的是,明明夫妻两个都是健谈开朗的性格,但是他们的儿子梁极却很沉默,连梁好晨给他夹菜他都像受到了惊吓的样子,看起来胆子很小。
萧啓偷偷问他妈妈,梁极是不是他们亲生的。梁好晨淡淡地说了一句:“是亲生的,但你这麽问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