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些渺小到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粒子便具备了极高的能量。最终,它们会与另外一些粒子碰撞。
在这碰撞的一瞬间,它们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这能量的总数不算太高,甚至还比不过投掷出一块石子的能量。但这些质子太小了,于是撞击点的能级便会极高。
就像是一根木头无法刺入皮肤,但如果将一端削尖,便可以轻易刺入皮肤一样。
面积越小,单位能量便越高。此刻放到这些质子上面也同样如此。
而根据周诚之前的计算,这极高的能级便有可能导致普通物质粒子与暗物质粒子发生交互,从而産生一些以前未曾出现过的现象。
无数圈加速之後,这一束质子终于与另外一些粒子对撞。因为这超高的能级,于是组成这些质子的亚原子粒子瞬间被“撞”了出来。
就像是两个西瓜碰撞,结果瓜瓤丶瓜子都被撞了出来一样。
这些次生粒子通常仅能存在很短的时间,一瞬间便会转化为其馀粒子,或者引发其馀的一些效应。
不过没关系,对撞机内部装备的传感器可以将这一切变化全都记录下来,留待以後分析。
从开始准备到对撞结束,几个小时已经过去。
周诚立刻来到了操作台这里,开始分析对撞之时,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
这些数据很庞大。仅仅只是一些文字信息而已,总数据量便有数百MB。
单单依靠周诚一人,很显然是分析不了的。
他便将这些数据回传到了地球,与地球的科学家团队一起对此展开分析。
但最终的分析结果让周诚失望了。
这一次对撞,没有任何未知现象出现。它産出的所有数据,都在人类的知识库之中有所记载。
因为在过去的巅峰时代,类似能级的对撞不知道已经进行了多少次。
周诚没有气馁,再次储备氢氧能源,再次检修设备,两天之後,又一次对撞开始。
时间慢慢的流逝着,周诚便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些工作,一直到水星上的黑夜到来。
太阳彻底落到了地平线之下。
没有了太阳能作为能源,粒子对撞机无法开啓。
周诚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一直等了一整个水星年,也即半个水星日,大约88天时间後,太阳才再度从地平线下探出一角,便就此稳定了下来,即不上升也不下降。
在过去的黑夜之中,水星已经绕太阳运行了一周。
接下来,在再度绕行太阳一周之後,黑夜才会来临,然後如此重复。
周诚仍旧继续着自己之前的工作,日复一日。
这一次,又是一次对撞结束。检查分析对撞数据之时,周诚发现了一点异常的地方。
“时钟出错了吗?”
周诚满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