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上门商议
沈秀梅和杜明兰又扯了别的话头闲聊了一会儿,时间慢慢就过去了,回村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许海见板车上人坐得差不多,就不再多等下去,驾着车往许家村赶。
沿途有路过别的村下车的,近些的收一文,到许家村的就收两文,不过多数还是到许家村的多,近些的自己走路也能回去,还能省下一文钱。
沈秀梅和杜明兰住处相隔不远,许海也要顺道回去,便直接将她们一一送到了屋门口。
眼瞅着许海又要摆手拒收,沈秀梅眼疾手快,“啪”地一声将四枚铜板拍在车板上:“三弟,钱搁这儿了,赶紧收好!明兰,我先回家去了,喜服那事儿可就托付给你了,你定要帮我多说说好话!”
话音未落,她已利落地跳下马车,拽着谢槿欢的手腕,脚步匆匆往院里走,仿佛生怕被後面的人叫住。
“嫂子放心,这事儿包我身上!”杜明兰爽朗地应着,转头又去劝许海:“海哥,嫂子给的你就拿着。谁不知道你的难处?锦娘那病还得抓药治,处处都要钱呢。”
许海喉头滚动了几下,终究没能发出声音,只是默默低下头。
粗糙的手指将那几枚还带着馀温的铜钱一枚一枚捡起,仔细地收进袋子里。
沈秀梅“吱呀”一声合上院门,阻断了谢槿欢回望的视线。
她解释道:“你许叔和你爹是族亲,天生说不了话,家里也困难。你爹每次杀猪都乐意叫他,借着帮忙的由头给他割上几两肉。你许叔记着这份情,每次坐他的车,都不肯收我的钱。”
谢槿欢这才了然地点点头,心头泛起一丝酸涩:“原来是这样。”
沈秀梅又接着叹了口气:“咱们哪能心安理得占这便宜?他家那小闺女锦娘,去年冬天掉冰窟窿里,寒气入了骨,一直不见好,三天两头就得灌药汤子,最是需要银子的时候。”
谢槿欢觉得沈秀梅说的有道理,“也是。”
沈秀梅将买来的东西交给谢槿欢:“行了,旁的事先不说了,先紧着弄晌午饭吧。你快歇会儿,等会儿吃饭了再喊你。”
说着,她便去竈房张罗午饭。
谢槿欢依言接过东西,晃了晃脚并没觉得哪里疼,将买来的东西放回到屋子後,也跟着进了竈房帮忙。
竈膛里火光跳跃,映着沈秀梅忙碌的身影。
谢槿欢很自觉地没往锅台边凑,搬了个小凳坐到角落,安静地择起菜来,又适时地往竈膛里添把柴火。沈秀梅瞧他精神头还行,便由着他了。
简单吃了顿午饭,沈秀梅去给地里的许老爹送饭,谢槿想起许乐的话,便找到许玉转述给他。
许玉明显是愣了一下,“他找我做什麽?”
谢槿欢也不知道,他只是个传话的。
“你要去看看吗?”
许玉思量着,还是决定去看看,然後就出了门。
家里只剩下谢槿欢一个人,他也没闲着,回屋拿出之前和沈秀梅一起打好的硌褙开始忙活。
许砚的鞋子快磨破了,得先把鞋子赶出来,免得到时没鞋穿。
至于帕子的事,明日得了空闲再绣也不迟。
做鞋子是个费时费力的活计,针脚需要细密均匀,鞋底才会结实耐穿。
谢槿欢坐在屋檐下的矮凳上,专注的缝着鞋面。
觉着黑色的鞋面光秃秃的看着太单调,就想着给绣些花样,最後斟酌一番,决定在鞋子外侧那一面绣一截翠竹。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日头渐渐西斜,鞋面的上的翠竹在他的手下栩栩如生起来。
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腰背,一擡头才发觉天色已经不早。
他忙把针线收进篮子里放好,起身往竈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