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参杂,盘根错节,尾大不掉。
这些年,大元朝历代皇子们争储的时候,背后总不少了这些人的影子。
毕竟皇子们身上也流着世家的血脉。
都说虎毒不食子。
在所有人都想着即便出事,也是新帝登基算账的时候。。。。。。却没想到先帝不讲武德,忽然发了疯。
他举起屠刀,宁杀错勿放过,堪称酷烈暴虐的将朝堂那些如意算盘敲的叮当响的“背后诸葛”都杀了个遍,就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没放过。
就那一场宫闱血祸,牵扯极深的好几个世家简直就像被拦腰斩了一刀,元气大伤。
而宣沛帝当年可是携重兵入京的,又有琅琊王氏鼎力相助。。。。。。但偏偏每个皇帝登基后同这些关系翻脸,似乎又成了必然。
“死灰复燃。”
“知世家而不知天子,居庙堂之高却不知生民何艰。”宣沛帝喃喃的道:“豢权弄险还尤有不甘,又妄图操控朕的那些皇子们。。。。。。左右皇位更迭。”
只恨自己没滚出去,又长了双耳朵的陈公公木着脸,脑子里一片空白,静静在一旁一动不动的装死——有的事,他就不能想啊!
***
“阿杼姑娘。”
“阿杼姑娘。”
自打阿杼领了在御前送点心的差事,哪怕在这坤宁宫里,谁看见她都端出一副笑脸还主动问候她。
嘿嘿嘿,心里爽的不行的阿杼努力摆出一副淡定的模样,朝着来人点头示意。
“哟,阿杼姑娘您这是又去御前?”
这段时间,提着食盒的阿杼简直成了坤宁宫里的奇特标志了。
看着来人,阿杼笑的眼睛都弯了,“花姑姑,您就甭跟着她们一起打趣奴婢了,娘娘仁德厚恩,才让奴婢能有机会多历练历练。”
阿杼笑,花姑姑也笑,一边笑,她一边在心里摇了摇头。
她单以为阿杼就是妄图“麻雀变凤凰”成个主子享享富贵,却不想阿杼还是个贪心鬼——这不就在圣上身边妄图多讨几分情面。
眼见阿杼对她态度一直还算恭敬,花姑姑还是提点了一句:“阿杼,过犹不及,主子们的耐心到底也是有限的。”
一听花姑姑也在催她,这些时日想方设法在宣沛帝身旁,为王皇后说尽好话的阿杼心里发苦,但她还是强打起精神,点着头:“姑姑放心,阿杼一定尽心竭力。”
“行了,不耽误你的差事了。”花姑姑笑着侧了侧身,“你赶紧去吧。”
“是,姑姑慢走。”
送走了花姑姑,提着食盒的阿杼很快就到了含元殿。
一直念着宣沛帝午膳都没吃几口的陈公公看见阿杼的时候,那是满脸笑意,亲亲热热的迎了上去。
送阿杼进殿前,他又小心暗示提点了阿杼一声——圣上心情不虞,万事悠着点。
阿杼郑重点了点头,踏入了含元殿。
***
脸皮厚,有冲劲儿,适应性极强的阿杼,已经很习惯同宣沛帝独处的时候了。
她甚至觉得宣沛帝比那些不停挑刺的嬷嬷们好伺候多了。
而阿杼,她就像是抹靓丽又清新的春色,忽的从殿内吹了进来,一点点吹开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灰雾。
宣沛帝看着一旁认真吃着点心的阿杼,又夹了块栗子糕过去——即便藏着欲擒故纵的小心思,也比那些蠢货可爱多了。
这宫里要算计筹谋的太多,一个个是人是鬼都藏在迷雾里,只端出一副端庄恭顺的笑脸。
态度鲜明就是想“爬床”过好日子的阿杼——听上去蠢得出奇,却真的让人轻视之余又很是放松。
“圣上。。。。。。”
见自己讨食的法子都没能逗乐宣沛帝,阿杼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您案牍劳身,实在辛苦,不如奴婢给您捏捏肩?”
“嗯?”宣沛帝微微一愣,但看着阿杼那双乌溜溜的水杏眼透出的忐忑,他慢慢的点了点头。
没人能拒绝阿杼仰着头望你,只为献媚讨好的请求。
一贯从不觉得自己急色的宣沛帝,在那双软乎乎的手搭在肩膀上揉捏时,顺着脊梁骨都泛起了一阵酥麻。
宣沛帝难得的僵了僵身子,随后不动声色的挪了挪胳膊,很快,藏青的龙纹广袖搭在膝盖上。
当软软的呼吸连续落在颈侧时,宣沛帝蹙了蹙眉,忽而有些气恼——阿杼是在哪学的这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