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昭照常做自己的事,并在这两天里,将隔壁院剩下几个人全弄进了染坊,签了契书,按了手印。
同时还请了工匠来休整隔壁的院子,将其隔成两个院子,前院和后院,前面用作男人们歇息的地方,后院则归女子们。
等休整好了,便可以直接和染坊打通,员工们也可以有地方休息了。
秦书十分大方地表示这修院子的钱,由他来出,谢云昭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巴不得他多出点血。
陈家因为陈娘子失踪的事,以及郑大郎引起的舆论,暂时自顾不暇,便也没空来找她的茬,她好歹松快了两天。
转眼到了八月二十,谢云昭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了,正准备继续将上次没做完的实验做完,研究研究其他的颜色,等过几天,便停了槐花染,开始其他颜色的染色。
刚定下了计划,染坊便迎来了一位新客。
谢云昭看着面前一身妇人打扮的张三娘,有些意外:“三娘子怎么来了?”
说完她忽地想起来张大夫人中秋找她提及的太后寿礼的事,她给了答复,但一直没有音信,她就给忘了。
“怎么?不欢迎我?”张三娘佯装不满地看着她,嘴角却带着笑意。
“怎么会?无论是张三娘子,还是陈少奶奶的到来,都让小店蓬荜生辉。”谢云昭俏皮一笑,伸手做请:“楼上坐。”
张三娘嗔笑着伸手拍了她一下,打量了一番大堂,跟着她上了楼。
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
“这是我二伯母的陪房庄嬷嬷。”张三娘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老嬷嬷,对谢云昭介绍道。
庄嬷嬷一身扁青色簇花暗纹褙子,头梳得光溜,长眉细眼,对谢云昭福了福身:“秦东家。”
谢云昭礼貌回礼。
庄嬷嬷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放到谢云昭面前:“这是我们夫人的定金,一共一千两,您看看。”
银票只有一张,面额一千两。
谢云昭拿起银票,抬头对庄嬷嬷道:“您稍等。”
她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叠画稿来,递给庄嬷嬷:“上次张大夫人说,你们想要兰花图案,只是我看你并未带花样子来,这是我前些时日画的花样子,你看看,要绣哪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庄嬷嬷接过画稿。
张三娘忙道:“嬷嬷你坐着看吧。”
庄嬷嬷没有推辞,坐下认真看起画稿来。
“这些花样子是不是都太简单了?”她看了一会儿道。
谢云昭解释道:“好叫嬷嬷知晓,这双面异色绣颇为费时费力,短时间内想完成一副绣品不是简单的事,时间紧张,图案就只能选简单的来。”
“是啊,我团扇上那么一副小鱼都绣了好些天,绣一副插屏肯定要更久,这拿针的事,再赶工也赶不到哪里去不是?倒不如选简单一些的花样子,求精不求快。”张三娘也帮腔道。
庄嬷嬷也是使针线的,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这是送给太后的寿礼,自然不能敷衍了,不仅要让太子殿下看上眼,也得让太后娘娘瞧眼才行。
太后娘娘喜爱兰花,别人送她的多与兰花相关,这寿礼想要出彩,就得花心思。
夫人为了这个机会可谓煞费苦心,她当然要能争取一点是一点。
“这副图倒还雅致好看,只是这上面是不是有点空了?”
谢云昭看向画稿空白的地方,那儿画了两只蝴蝶,但看着仍旧有些单调,总不能全填满蝴蝶。
“不如绣一诗在上面如何?”她提议道。
相比花样,绣字就简单多了。
庄嬷嬷想起张三娘的团扇上也有一句诗,不由意动:“倒是个办法。”
在画上题诗的做法,是这几年才兴起来的,据说是一个叫清斋的画师先开始的,被文人评为雅事,后来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效仿,便盛行起来。
“只是题什么诗好呢?”庄嬷嬷问道。
张三娘闻言搅着手帕沉思起来。
谢云昭撑着脸,点着额头想了想。
“兰叶生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她一字一句念道,看向两人:“如何?可行?”
喜欢锦色映山河请大家收藏:dududu锦色映山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