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尽头,是一艘极为庞大的船只。
它有一百多米长,几十米宽,吨位有万吨以上。它静静停泊在泊位之上,如同一头海中巨兽。单单只是看着,便能感受到那庞大的压迫力。
这,便是刘玉所要参与的,风险最高,最为重要的两次科考任务的载体,海洋之星号科考船。
六支科考队之中的两支,以及相应的船员丶後勤人员等,总计三百馀人将搭载这艘船展开一场极地之旅。
它从亚洲出发,一路南行。在行驶过程之中,它将不断的收集标本,实地测量不同海域的微塑料丶本底辐射丶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并进行海洋与大气交互相关方面的研究。
在跨越一万多公里的遥远距离,最终到达南极之後,极地科考队将会登陆南极,并在不同的地方寻找符合标准的冰盖,钻取冰芯,以研究封建时代大气层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一天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总计三百馀名人员全部到位。
科考船餐厅,借着晚餐时间全员汇聚的时机,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一名头发稀疏,鼻头泛红,挺着肚子的老人走上了前台。
他手中拿着一个老式的小铁壶,不时拧开盖子塞进嘴里吸上一口。
从刘玉身边走过的时候,刘玉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气。
“他就是我们的船长?怎麽是个酒鬼?”
刘玉旁边,一名年轻女子低声嘀咕了起来:“找个酒鬼做船长,没搞错吧?”
刘玉看向了她。她便笑了起来,向刘玉伸出手:“我是冯晓,有机化学专业,目前分配在海洋科考队,很高兴认识你。”
整艘海洋之星科考船三百多人,年轻人仅有19个,女性只有8个。
刘玉也伸出了手:“我是刘玉,天体物理学专业,副船长。”
冯晓惊讶了起来:“哇,你就是刘玉?我听说过你。”
旁边几名年轻人也凑了过来,纷纷做了自我介绍,很快便熟悉了起来。
主席台上,那名鼻头泛红的老人轻咳一声:“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孙建平,这艘船的船长。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我是这艘船的最高领导。
我知道大家身上都有重要的科考任务,但我仍旧要求大家,只要在船上,就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在陆地上,不服从命令可能只是被辞退。但在海上,不听话,可是会死的。
行了,我的话讲完了,开吃。”
孙建平拧开小铁壶盖子,自顾自的砸了一口,走下讲台。
冯晓翻了翻白眼,对刘玉低声吐槽了几句。
一夜休息之後,第二天一早,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庞大的船身缓缓移动着,离开港口,进入到了浩瀚大洋之中。
在行驶了约一天时间,驶出数百公里距离之後,第一次科考任务开始。
在这一片海域之中,人们释放了几十个浮漂以及一些科考设备,还采集了一些表层和深层的海水。
伴随着第一批标本和数据的到来,船上的科学家们开始了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