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爱好者阿瑶:
虽然但是,我小时候听的妲己故事里,她是狐狸精变的啊!怎么现在变成“爱民好诸侯”了?不过看画像真的好美好温柔,突然能理
解公输衍为什么暗恋一辈子了……话说,有没有可能“狐狸精”的传说,是因为她喜欢小鹿,被传歪了?
考古队王教授(已认证):
补充一个专业角度:画像里林娇娇的服饰、农具的样式,都符合周朝初期的特征,不是后世伪造。公输衍的笔迹跟同时期的工匠文书一致,可信度极高。另外,墓里还发现了一块“西岐侯印”的拓片,应该是西伯侯(周文王)给林娇娇的封地印信,证明“安乐伯”的封号是真的,不是民间传说。
吃瓜网友小桃:
救命!公输衍也太深情了吧!“终生未娶”“藏其画像”,这是什么古代版暗恋天花板啊!有没有可能他跟林娇娇说过话?木牍里有没有写?楼主快更!
楼主回复吃瓜网友小桃:
还真有!有一片木牍写了唯一一次对话:“衍曾为伯造鹿苑木栏,伯见之,谓衍:‘公输君手艺精巧,栏上鹿纹栩栩如生。’衍当时竟不敢回话,只拱手而退。”就这一句话,公输衍记了五十年,还画了当时的场景,他自己躲在树后面,脸都红了,笑死!
文学系学长:
突然想到,后世为什么会把林娇娇传成“妖妃”?可能是因为“商妃封周侯”太敏感了,周朝后期统治者为了强调“伐纣正义性”,刻意抹黑她。而公输衍这种普通贵族的私人记载,反而保留了真相。这就是“历史是胜利者的书写,但民间有真情”吧!
三、后续进展:文物修复中,更多细节待解锁
目前大部分木牍和画像还在修复,后续会联合博物馆做特展,到时候会开放参观!另外,我们在墓里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漆盒,还没打开,里面可能有更私密的东西(比如公输衍的日记?),等打开了第一时间跟大家更!
最后说句个人感受:挖了这么多年墓,第一次觉得历史这么鲜活。公输衍用一辈子的时间,把一个被误解的女子的善意,小心翼翼地藏在墓里,等了三千年才被我们发现。林娇娇打破了“妖妃”的宿命,公输衍守住了他的暗恋,这两个人都好让人感动啊!
大家有什么想问的、想讨论的,评论区尽管说!一起等漆盒解锁!
(更新:刚收到修复组消息,漆盒里好像有绢布,上面有字!明天开盒,蹲一波!)
后续评论(次日更新):
楼主考古打工人阿夏:
开盒了!漆盒里是一幅更小的画像,画的是林娇娇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块玉佩(跟之前的小鹿玉佩一样),旁边写了一行小字:“伯持此佩,常望西向,或曰:‘有故人相护,此生无忧。’”这里的“故人”是谁啊?有没有可能是之前猜的“隐形助手”?!另外,还有一张公输衍的自画像,画的是他老年时坐在灯下,看着林娇娇的画像,旁边写着:“伯已去三十载,衍亦将归,唯愿来世,能再见伯于渭滨。”破防了家人们!
历史系课代表小周:
“故人相护”!会不会是之前史书中提到的“助伯脱险的神秘力量”?结合之前的考古发现,林娇娇身边确实有个“隐形人”帮她,比如工匠突然开窍、将领莫名倒戈,可能就是这个“故人”!公输衍没说名字,会不会是林娇娇没跟别人提过?
吃瓜网友小桃:
不管“故人”是谁,林娇娇肯定是幸福的!有百姓爱戴,有女卫守护,还有个暗恋她一辈子的人帮她留名。比起“妖妃”的传说,我更愿意相信这个温柔又强大的安乐伯,才是真实的她!
褒姒(一)
意识从混沌中抽离时,林娇娇最先捕捉到的,是一股与渭水封地截然不同的气息,不是槐树林雨后的清新,也不是鹿苑里草木的青涩,而是宫苑特有的、甜得发腻的熏香。
这香气裹着厚重的锦缎触感,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从“槐树下看竹简”的余梦里彻底拽醒。
她猛地睁开眼,雕花青铜灯台的光透过菱花窗,在床榻内侧投下细碎的光影。
灯台上的烛火已燃至过半,烛泪凝结成蜿蜒的蜡痕,像极了渭水封地冬日里结冰的溪流。
身下的玉床铺着七层锦缎,最外层是绣着鸾凤和鸣的蜀锦,指尖抚过纹路时,能清晰感受到丝线的细腻,却也触到了那份不属于自己的冰冷,这不是她在渭水时睡惯的粗布软榻,更不是能看到小鹿跑过窗棂的那间小屋。
“零?”她在心里轻唤,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却没有初入的慌乱。
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锦被上的凤纹,这是她与零在渭水养成的习惯,每次遇到陌生环境,只要唤出这个名字,就会得到最可靠的回应。
果然,下一秒,脑海里就响起了熟悉的电子音。
只是这一次,那声音不再是纯粹的机械播报,而是多了丝类似“熟稔”的温度,像是有人在耳边轻声说话,带着几分未加掩饰的关切:“娇娇,醒了?这里是西周晚期的镐京王宫,你的身份是褒国进献给周幽王的姒夫人,居琼台殿,还记得渭水岸边我们一起种的那片槐树林吗?去年这个时候,你还说想等槐花再开时,摘些做槐花糕……”
“我记得。”林娇娇打断他,眼底瞬间泛起暖意。
那些在渭水封地的日子,像一卷被精心收藏的竹简,一触即发。
她怎会忘记?在最后三十年里,她与零早已超越了“宿主与系统”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