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安城,知府徐禄正在城门口开仓放粮,他的夫人自掏腰包在一边施粥。
“徐大人,您夫人真是心善啊,不愧是世家出身。”几个县令跟在徐禄後面夸赞。
“内子信佛,心软,见不得人受苦。”
“这次发洪水,不少百姓流连失所,还好城中一些富商和寺庙捐钱,其中静心庵捐的最多,足足有一万两。”
“静心庵?本官在安城当了三年的知府,为何从来没有听说这个庵堂。”
後面一个县令站出来说:“回大人,静心庵是虞安县一个小庵堂,因它建在半山上,又都是女子,所以并不出名。”
“既然你说,静心庵只是一个小庵堂,哪里来的这麽多钱?”徐禄表情严肃疑惑的问。
“大人,据下官所知,前几年,静心庵有一个叫慧善的小师父救了洛神山庄的少主,为此任少主给了静心庵好多谢礼,所以她们才能捐这麽多钱。”
徐禄摸着胡须点头:“原来如此,她们怕是把所有的钱都捐出来了,出家之人果然良善,等解决了洪水的事情,我一定带内子去静心庵上香拜谢。”
“大人英明。”
一个月後,在徐禄的治理下,洪灾的事情圆满解决,他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官职也向上升了一品,不久後就要进京当官。
走之前,他带着他的夫人臧秀去静心庵上香。
“慧善,今天知府大人和他的家眷来庵堂上香,因捐款的事情,他点名要见你,今日你就不要出去了。”
“是,师父。”
知府夫人就是把原主的事情告诉皇後的人,她是臧家旁支的小姐,从小跟皇後一起长大,所以感情特别好,所以发现原主的相貌後,有机会直接进宫跟皇後说。
“夫君,没想到,这静心庵这边的景色这麽好,可惜以前不曾发现。”臧秀看着周围的景色,忍不住感慨。
“是啊,若不是这次震灾,静心庵捐了这麽多银子,我还不知道。”
两人说着话就来到静心庵大门前,智清师太带着一群人站在门口恭迎两人:“阿弥陀佛,知府大人丶知府夫人,身体安康。”
“你就是智清师太吧,我听虞安县的县令说静心庵的住持是你。”徐禄回礼。
“正是贫尼,两位一路辛苦了,庵中已经备下茶水,请。”
“师太客气,叨扰了。”
智清先带着两人去拜菩萨,知府夫人还捐了一些香油钱,然後一行人就去了茶水间。
“这是用山上的泉水泡的茶,两位品尝一下。”
“好茶,智清师太,不知慧善小师父在何处,我听说,你们捐的银子是她救洛神山庄少主的谢礼,这笔钱帮了很多百姓,我们这次来上香,顺便替百姓谢谢她。”
“知府大人严重了,”智清笑着回话,然後转头对智净说:“师妹,你去後院把慧善叫来。”
“是,住持。”
一盏茶的功夫,宋玖宝就来到茶水厅,她向几人行礼:“贫尼慧善拜见知府大人,知府夫人。”
臧秀看到她的样子,心中满是震惊,眼前这个小师父的样子怎麽跟年轻时候的皇後这麽像,她藏下心中的疑惑,笑着说:“慧善小师父长得真好看,你的父母怎麽忍心让你做尼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