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不危其君符岁 > 第158章(第1页)

第158章(第1页)

“上元你们打马过街,惹得多少小娘子魂牵梦绕,”皇帝收敛笑意,叹息道,“可惜怀谨体弱,年不及弱冠就药石无医,云舟也离开京城说要做一名云游天下的侠客,至于承光……不提也罢。”皇帝摇头感叹,“若非有你和阿续,朕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陛下仁德圣明,天下人无不求以身报陛下,臣能侥幸追随左右是臣之福祉。”

皇帝瞥一眼越山岭的神情,见他低垂着头,端肃恭敬。到底物是人非,十三年前的越山岭说话做事可不会这样谨慎。皇帝没再继续刚才的话题,扬声问鲛绡后的宫人:“茶可煮好了?”

宫人闻声起身,隔着鲛绡向皇帝行礼。

“福州新贡的茶,说是以花朵熏蒸,饮之有花香盈齿,三位爱卿一起尝尝。”皇帝一摆手,绡后的宫人便提着小壶绕行而出,跪坐在诸将身侧为三人奉茶。

“圣人有令,命我等搜检弘

文馆。”王元行拿出一封命令,在长乐门前叫门。

负责长乐门值守的监门校尉从城墙上探出头来。只见城楼下有几百人整齐排开,看穿着应是南衙禁卫,为首者高举一物。监门校尉眯起眼睛,瞧着像是张纸,只是离得远实在是看不清。

“尔等何人?”宫门前的人举着火把风灯,倒是省下监门校尉亮灯辨认,他从垛口探出身子,冲为首那人喊道。

“吾乃左卫亲府中郎将王元行,在此皆是左卫兵将。圣人急令,命我等即刻搜检弘文馆,还请校尉行个方便。”王元行从腰间摘下鱼袋举给监门校尉看。

监门校尉看门外人气定神闲不似作假,命人从门上钓下一小篮。王元行翻身下马,收走几名郎将校尉的鱼符,将三封奏令和诸人鱼符一同放入小篮中。

宫墙上亮起数盏明灯,王元行看着小篮被收回墙上,舔了舔后槽牙,回身上马。

那三封奏令分别是左卫的调令、刑部以发现一名逆贼与弘文馆有所勾连为由申请搜检弘文馆的奏请以及皇帝的批令。

袁审权被调走时早早备下数封空白的调令,刑部的大印也真实无误,这三封里只有皇帝的批复是伪造的。

不过王元行并不担心会被看破,他们只是要进入弘文馆,离太极殿还有数道宫门,监门卫不会查验那么仔细。

监门校尉看着吊上来的一把鱼符直皱眉,最烦这些禁卫入宫,每次光查验鱼符官印都要费好大一番功夫。

好在长乐门平日也要承担查验入朝官员身份的职责,门籍都有现成的。监门校尉先查看三封奏令,看起来并无异常,又取来门籍,对着鱼符一人一人的查验,确认身份无误,这才冲王元行喊道:“中郎将稍候,这便开宫门。”

厚重的宫门缓缓推开,监门校尉率先走出来,将三封奏令和鱼符官印如数奉还。

王元令刚要驱马前行,却被校尉拦下。王元令有些狐疑地看着笑吟吟的监门校尉,右手悄悄摸上刀柄。

监门校尉对王元行的动作浑然不觉,只是笑着说道:“既入宫门,这些照明之物就不必带了。”

王元行不动声色地松开右手,做出一副懊恼的样子:“哎呀,看我这记性,军里随意惯了,连这等要事都忘记了,有劳校尉提醒。”

说着回身招呼身后儿郎们:“将火束都灭了,放在……”这个时候总不能再回左卫放火油火把,王元行有些为难。

“若中郎将不嫌,不如先放在宫门处,待中郎将出宫时再取回。”监门校尉似乎看懂王元行的为难,出声提议道。

瞧着监门校尉还主动为自己解围,王元行彻底放下心来,他跨在马上冲监门校尉拱拱手:“如此有劳校尉。”

进得长乐门,恭礼门就更省事些,早有驻守长乐门的监门卫告知恭礼门处有禁卫入弘文馆,恭礼门处草草看过调令就开门放行。

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和几名同僚一起吭哧吭哧地推宫门,他是今年刚入监门卫的新兵,有什么脏活累活他都自觉去做,好给卫里长官留个好印象。

“别推了,白费那劲儿,待会还有人来呢。”暗处转出一个穿着内饰衣衫的人,宽大的衣袍贴着他瘦削的肩背,黑夜里显得他很是白皙。

少年扶了扶头盔,转头看了来人一眼,继续埋头推门。

监门校尉快步迎上来,走过少年身边时顺手拍了下少年的头盔,斥道:“瞎了你的狗眼,徐中官也不认识。”

徐知义见那少年还一脸稚气,挨了长官训,连忙站直,傻里傻气地望向这边,嘴边荡起一分笑意:“看着年纪小。”

监门校尉不敢怠慢徐知义,又怕徐知义刁难那少年,满脸堆笑着说:“刚来的新人,没见过世面,让中官见笑了。”

徐知义淡淡回道:“挺好的,瞧着就像是听话孩子。”他取出一封诏令交给校尉,“圣人有令,诏右卫入宫,阿兀思吉地勤察大将军你也认得,门籍就不必查了。”

恭礼门后是门下省,门下省东侧就是崇文馆,此时两处屋内都还有点点灯光。

圣人时常与朝臣议事至四更,崇文馆通宵修纂经史亦是常事,王元行连看都没多看一眼,带人穿过崇文馆直奔后方。

崇文馆后就是武德门,过了武德门便是大皇子如今居住的武德殿,若大皇子在冯氏谋逆中被波及死了,那皇帝退位让贤之时二皇子继位便更名正言顺。

王元行抽出佩刀握在手上,向着武德门前的卫兵冲去。

武德门不比外宫门有墩台城墙可以御敌,皇长子站在武德门的门楼上,左右各有一名持盾执矛的金吾卫护卫在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