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着素色的家居长衫,脚上是毛绒拖鞋。她从藤椅上慢慢坐直了身子,缓缓道,“程知意,好久不见。”
女孩笑了起来,“好久不见,吱吱。”
“你要走了吗?程知意?”
“嗯,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谢谢你,吱吱。”
吱吱缓缓起身,慢慢走过去,像是怕惊扰了什麽幽灵一般,动作轻极了,“我可以抱一下你吗?程知意。”
“好。”她笑着应了。
女孩斜斜地伸出了手。
吱吱也试探着靠近,伸手。
女孩的手碰到吱吱时,像晨雾般消散了,淡入微光之中。
吱吱伸出的手还在半空中,便什麽都没有了。
晨光从窗户里透进来,洒落在床边,安安静静地,只照见了些许细尘。
*
那天之後,她又重新拿起画笔。
她画了最後一幅画——《拥抱》。
画中,是两个女人相拥的身影。
晨光微冷的清晨,一个身穿灰大衣的女人,站在微光里,周身是淡淡的雾气。
她的脸上带着未褪的伤痕,却有一种近乎安详的平静。
另一个是年迈的女性,头发花白丶脸上布满细密的皱纹,却神情温柔。
她们轻轻地抱着,像是刚走近彼此,又像是早已站一起很久很久。
背景空旷,没有繁复的笔触,只有一线遥远的光,从画角照进来。
*
画作问世之後,还未引起极大反响,衆人就知道她与世长辞的消息。
消息传出後,整个艺术界震动。
人们开始讨论程知意本人。
她是少见的“全生命创作者”——从年轻到老,从沉默到鼎盛,她的画笔从未停下过。
《拥抱》是她最後一幅作品,直至死前,还在创作。
她的私生活被人放大,被人议论——她一直在和各种不同的年轻弟弟谈恋爱,有的是合作过的画廊助理,有的是艺术学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公衆场合偶然露面的青年才俊。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试图贬低她几十年的创作。
但更有一部分声音,坚定而清醒地站出来。
“她自由恋爱,所有人都自愿。你们这群吃不到葡萄的人搁这酸什麽?”
“你们什麽时候见过有人批评年过半百的男作家和小姑娘谈恋爱?怎麽性别对换一下,你们就这麽有意见?”
“只允许你们老男人放肆,不允许我们女人也放肆一回?”
*
争吵从来不断。
《拥抱》毕竟是她生前最後一幅作品。
人们又开始反复审视它,审视它的技法,审视它的主题。
直至最後,人们不再讨论,只是沉默地站在画前,久久不语。
画中仿佛凝结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缠,久久看着,心里闷闷的,可是,又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
真正了解她的人从不提八卦,也从不避讳过往。
他们只是轻轻说,
“她这一生,爱过人,也爱过自己。她活得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