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快穿之女配为王免费 > 第68章 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二十二(第2页)

第68章 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二十二(第2页)

这一年,似乎是个多灾多难之年。

家中尚沉在丧子之痛中,各地却又接连传来水患消息。江南连绵阴雨,堤坝多有崩毁,洪水泛滥,田亩尽失,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齐砚奉旨出巡,自春初便南下赈灾,四处奔走,亲临堤岸督修水工,安抚灾民,衣不解带丶夜不就枕。

天灾之後,人祸继至。

太子殿下忽染重疾,起初尚不以为意,然病势日重,数日之间便气息奄奄,薨了。

皇帝早年为储位之争殚精竭虑,立太子不过几年,没成想,太子如此福薄。皇帝大恸,连夜辍朝三日,敕令举国致哀。

宫中亦随之陷入肃穆之中。杨知意与林青禾一边克制心中忧愁,一边又要赶制素衣,听命参与丧礼仪节。

皇宫内,处处缟素,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着,连脚步都要轻上三分。

而太子之丧尚未尽之馀,噩耗又来了。

太後年事已高,承此重丧,终也支撑不住,薨于慈宁宫。

接连的国丧,使得宫里的气氛愈发沉重压抑。宫人低眉顺眼,言语小心。

杨知意与林青禾每日奔波各处,或执香守灵,或整仪缝衣。一日一夜如过三秋,整日提心吊胆,累得心神俱疲。

接下来的三年,宫中都弥漫着一缕难以言说的幽愁与压抑。而太子薨逝,皇帝年事已高,储位之争便又悄然开始。

今儿不是六皇子的一系列旧臣被贬丶家破人亡丶流放千里,明儿就是八皇子的亲近之人飞黄腾达。风向变幻莫测,朝势日益紧张。

而杨知意并非不愿再染绚色,只是知晓,这场权势斗争之中,任何出彩都可能是祸端。

她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夹起尾巴,低调做人做事。一个不小心,就被殃及池鱼。

然而,杨知意也利用这段时间,将自己累积的技艺与心得细细整理,想着日後应当有用。但此事浩繁艰难,三年光阴,也不过勾勒出一纸草卷,寥寥记录了几段染色之法与针法心得。

*

如此又过了两年,宫中阴霾渐散,风波渐息。太子之位悬挂,储位之争依然在继续,但是笼罩在皇宫内的沉重气氛,却是褪去不少。

这年皇帝年届六十,这在古人当中已是很长寿了。尤其是对于一位历经丧母丶丧子之痛的迟暮之人,实是很难得的里程碑了。

于是朝堂上下,难得一致,决意大张旗鼓,为天子贺寿,以振朝气,重塑太平之象。

宫中张灯结彩,钟鼓齐鸣,万寿庆典的筹备自年初便悄然展开。杨知意与林青禾亦奉命参与,负责为大典绣制寿礼。

她们构思了一幅《盛世江山》的宏大绣卷。这幅绣卷并非单指某处山水,而是将天朝治下,从京畿繁华到江南锦绣,从塞北牧歌到西南风情,巧妙地融于一图。

其中有市井喧嚣,农人耕作,商旅往来,文人雅集,孩童嬉戏……

杨知意负责整体的色彩调度与部分精细的实景绣制,她调配出“江山”系列色彩——沉稳的赭石丶明丽的石绿丶深邃的青蓝,与各种丝线完美结合,使得画面既有磅礴气势,又不失细腻生动。

同时她所绣之处如目之所见丶如境之亲临,如京师繁市一隅丶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以及塞北牧歌风物,皆由她亲绣。

而林青禾所擅,则为“意绣”之法,不拘于形,不泥于迹。图卷中烟波浩渺的江河丶缥缈远山丶云雾腾绕皆出自她之手。

更有楼台间倚窗的仕女丶竹林下对坐的文士,其神情若有若无,气韵悠长。

此绣卷长达数丈,耗时近一年方才完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