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这次来回息林进行实验的科研团队,携带了一款名为“感磁环”的轻型装置。装置佩戴于实验对象的手腕,通过释放轻微电脉冲,激发大脑情绪区域,使个体短暂进入激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团队实时监测回息林中动植物反应丶局部磁场波动及潜在的情绪共鸣数据,以了解森林对人类情绪刺激的反馈机制。
实验周期为一周。
在车上,团队负责人笑着向邵亦聪打探,“听说你们那儿有一位与回息林共频值很高的志愿者?”
邵亦聪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回应。
负责人没有作罢,继续道,“您看,有没有可能……请他成为实验对象之一?我们能来一趟不易,自然希望能尽可能多采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
这个科研团队是经过层层审批,最终才拿到农林部的许可进入回息林进行实验的,足见其背景之深,实力之强。
“他只是一名志愿者,我不方便替他做决定。”邵亦聪语气温和却不松口,“等说明会开始时,您可以将实验内容与风险如实告知,由他们自行判断是否参与。”
感磁环的电脉冲刺激在正常条件下属于低风险,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但文毓共频值高,在回息林的环境中,轻微的情绪刺激也有可能造成他的身体不适,引发意想不到的後果。
说实话,邵亦聪并不希望他参与这种实验。
他只要安安稳稳地跟着他一起巡林就够了。
营地中。
白钧远结束营地巡查,回到组长工作帐,就看见文毓正安静地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进行文件核查。
“文毓,辛苦你啦!”他语气轻松。
文毓闻声擡头,立刻起身,“白组长,我还有一半,马上就……”
白钧远摆摆手,翻了翻已经勾选的材料清单,笑道,“剩下的我们来弄就好,你今天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他看了文毓一眼,语气顿了顿,“你的眼角怎麽有点红?是不是太累了?不舒服的话,去医疗帐看一眼。”
“没事的,刚刚揉了揉眼睛才这样。谢谢白组长关心。”文毓回答得体。
“那就好。”
文毓离开後,白钧远站在原地,看着他背影远离。那一瞬间,他脸上的笑意淡了下来,最终沉静无波。
他垂眼,再次确认,邵亦聪那一栏资料已全数勾选完毕。这表明文件都被核查了,包括“变量观察日志”。
白钧远嘴角弯起几乎察觉不出的弧度。
科研团队的欢迎仪式结束後,紧接着是实验说明会。
“我们的实验内容非常简单,”团队负责人举起手中的装置,向衆人展示,“这是‘感磁环’,一款手腕佩戴式轻型装置。它会全天候记录佩戴者的情绪状态与磁频变化。”
“实验期间,每位参与者每天需入林一次,我们将通过装置进行一次持续约十分钟的轻微情绪刺激,其馀时间可照常活动。整个实验为期一周,我们会定时下载并分析数据,以追踪情绪起伏与回息林生态系统之间的交互细节。”
营地内的每位志愿者手中都收到了一份实验团队发放的小册子,其中一页清晰标注了:
实验风险说明
短期情绪波动:实验可能引发轻微心绪不宁丶注意力短暂下降;
轻度生理反应:少数参与者可能在刺激後出现轻微头晕丶失眠等反应。
负责人语气诚恳而笃定,“请大家放心,本实验已通过多轮伦理与安全审查。我们承诺:实验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不适,将立即中止,并保障所有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小册子的最後一页列出了本次实验的参与奖励——除了由官方盖章认证的参与证明丶後续项目的优先推荐资格丶以及在科研数据中以“志愿贡献者”身份署名外,还特别标注了核心激励:参与者将会获得国内高规格“生态与政策论坛”出席名额,以及一封由项目组核心成员联名签署的推荐信。
负责人最後道,“如果各位对实验有兴趣,欢迎现场报名,或者会後直接与我们联系。”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一只手率先举起,“我参加。”
衆人循声望去,举手的人正是文毓。
邵亦聪眉头瞬间拧紧。
文毓身旁的小夥伴没想到他反应如此之快,凑过去小声问,“你这麽快就决定啦?”
文毓毫不犹豫地点头。
见有人主动响应,负责人显得十分高兴,“这位朋友,请问您的姓名?”
邵亦聪站起身来,声音不大却压住全场,“抱歉,我刚好有事找他聊一聊,您请稍等。”
他看向文毓。
文毓也正好擡眼,目光和他在空中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