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组,目前由技术员轮班驻守,负责林子内回传信息的清洗和备份。”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视线从资料夹上擡起。
“各位应该清楚,回息林能感知人类的磁场,某些时候还能与人互动,所以请各位入林时遵守工作细则,毕竟这是实地项目,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引起生态反应。”
白钧远翻过一页资料,继续道,“接下来是任务安排。”
话音刚落,还未展开说明,会议圈外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抱歉,我回来晚了。”
衆人回头,只见一个身形高大的男人正提着样本箱站在他们身後。
他看向志愿者们,轻轻颔首,继而朝白钧远简短汇报,“第三批样本回收完了,数据仪电池还有两格。”
“辛苦了。”白钧远语气中透出默认的信任,他身旁的助理接过箱子。
“其他组员要守夜,明早回来。”
白钧远点点头,转向志愿者们介绍,“这位就是考察组组长,邵亦聪。”
邵亦聪在白钧远旁边的一个空位上坐下,一同参会。
张乔侧身看向志愿者们,“咱们邵组长跟这片地方已经打得很熟,”张乔调笑一句,“你们要是看到林子突然安静下来,大概率是他在附近。”
这句话活跃了气氛,大家跟着轻笑,表情都有些好奇。
文毓听见旁边的轻声讨论,“听说邵组长是业内少有的专门研究‘植物情绪与人类频率互动’的研究者,去年还发了重量级论文。”
邵亦聪对张乔的调侃只轻轻挑了挑眉,没有被冒犯,也没有附和。
“好了。”白钧远回到任务安排上,他的眼神划过在场的志愿者,“除了一位特殊安排外,其他志愿者将采取轮岗制度,在项目组丶考察组和後勤组三个组别内定期轮换。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各位在考察组轮岗期间,会跟随指导员入林,参与林中动植物记录丶设备调试与日常巡检,这是我们志愿者项目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而文毓同学,”白钧远的目光落到文毓身上,“除非有临时或特殊安排,你将常驻考察组,由邵组长指导。”
大家对这个安排早有预料,毕竟98。6%的数值说明了一切。
邵亦聪准确地朝文毓投去视线,仿佛早就知道他是谁。那一眼干脆,停顿极短,却像无声地翻过一页纸,没有留下批注,也没有折角。
文毓从小跟着父亲在宴席之间察言观色,见惯了场面上的面孔切换,但此刻,他也无法解出这道目光里的含义。
或许,那真的只是单纯一眼。
也正因为这份模糊,文毓反而对这位邵亦聪组长産生了一点兴趣。
不好套近乎就对了,太好说话的人不值得花力气。
“其馀人员轮岗时间与具体分组我已发至你们终端,今晚可以按任务单预备装备,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我们三位组长报告。”
白钧远说完最後一句,合上资料夹,向大家点头致意,“自由活动,九点熄灯。”
散会後,文毓见邵亦聪站起,主动走过去打招呼,“邵组长您好!我是文毓,能加入考察组是我的荣幸,接下来我会认真学习,有什麽需要我做的,请您尽管吩咐。”
邵亦聪看向他,从上衣口袋里抽出一张折成小块的A4纸,递给文毓,“这是额外补充的入林注意事项,你好好看一下,我们明天入林。”
文毓握住纸条,指尖擦到对方的指节。
骨节分明,温度偏凉。
他微笑,“收到,谢谢您!”
邵亦聪轻轻点了点头,转身往数据组的工作区域去。
文毓展开纸。
字迹极整齐,每个字都像经过测量後才落笔。注意事项的内容包括了睡前心率调整丶饮水频率丶呼吸节奏控制丶避蚊剂配比等细节。
甚至还备注了:如前夜入睡不稳,请主动向组长报备。
逻辑清晰,措辞克制,却透露出一种低温中的可靠。
文毓看着那张纸,轻轻抿了下嘴角。
典型的面冷心热。这种人,一旦攻破他的心防,他一定会成为你最忠实的同伴。
“有意思。”他低声道,把纸条小心折好,收进笔记本内侧,嘴角悄悄翘起一点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