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後
秋去冬来,宫墙内外银装素裹。叶苏凝的肚子已明显隆起,恩宠却愈发稳固,甚至因着她“协理宫务”的“辛劳”和“果决”,帝王更多了几分倚重。只是这“倚重”背後,是六宫日益积累的怨气和暗流。
皇後木清辞依旧端庄贤淑,对待叶苏凝甚至比以往更加温和关怀,赏赐安胎补品从不间断。但叶苏凝能感觉到,那温和面具下,审视和忌惮的目光越来越深。皇後母族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她坐大。
时机差不多了。
叶苏凝抚着肚子,眼神冷冽如窗外寒冰。她要的,从来不是区区恩宠和协理之权。她要的是足以颠覆一切丶保护想保护之人的绝对力量。而废後,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既能搬开最大的绊脚石,又能……一箭双雕。
她精心编织的网,早已悄然撒下。
这日,宫中忽起波澜。一名看守冷宫丶贪杯误事的老太监酒醉後,竟胡言乱语,提及数年前一位因“巫蛊”案被废黜丶悄无声息病逝冷宫的婕妤。他醉醺醺地哭诉,说那婕妤死得冤枉,临死前曾死死攥着一枚断裂的丶刻着特殊纹样的玉佩,并非寻常之物……
“巫蛊”二字,素来是宫中最敏感的禁忌。醉话很快被报了上去。
帝王震怒,下令彻查旧案。
原本一桩陈年旧案,查起来困难重重。谁知,竟真的从冷宫那婕妤昔日居住的废弃殿阁砖石下,挖出了几个早已腐朽的巫蛊人偶!更令人心惊的是,随着调查深入,所有若隐若现的线索,竟都隐隐指向了当今皇後身边的一位心腹老嬷嬷!
那老嬷嬷是皇後的奶娘,自小服侍,情同母女,掌管着皇後宫中诸多隐秘事务。
皇後闻讯,大惊失色,立刻跪在帝王面前陈情,言说奶娘绝无不轨之心,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帝王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皇後,眼神复杂,并未立刻发作,只下令将老嬷嬷打入掖庭严加审问,并命皇贵妃陆芷拧从旁协理,务必查清真相。
陆芷拧接旨时,脸色比殿外的雪还要白上三分。她何等聪明,早已看出此事蹊跷重重,那线索来得太过“巧合”和“顺畅”。但她无法违逆圣意,只能硬着头皮接手。
掖庭的审讯日夜不休。那老嬷嬷起初咬紧牙关,只喊冤枉。然而三天三夜不间断的熬审之後,她精神崩溃,竟胡乱攀咬起来,不仅承认了昔日协助那婕妤行巫蛊之事(虽漏洞百出),更在极度恍惚恐惧之下,竟脱口而出了一句:“皇後娘娘……娘娘她也是知情的……她怕事情败露……”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虽然後来老嬷嬷很快清醒,矢口否认,反复说自己是胡言乱语。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疯狂滋生。
帝王的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就在这风口浪尖,叶苏凝“适时”地病倒了。病势汹汹,呕吐不止,甚至见了红,太医诊脉後隐晦提及,似是中了某种阴寒之毒,所幸发现及时,龙胎暂保。
帝王惊怒交加,下令严查饮食。这一查,竟在叶苏凝日常所用安胎药的药渣中,发现了极微量丶却药性猛烈的堕胎药物!而下药之人,顺藤摸瓜,竟又牵扯出了皇後宫中一名负责药材采买的小太监!
那小太监受不住刑,招认是受了上面嬷嬷的指使,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每次在青妃的药包中混入少许不易察觉的毒粉。而指使他的嬷嬷,正是如今在掖庭受审的那位老嬷嬷的心腹手下!
一环扣一环。
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扭曲而“合理”地指向了坤宁宫。
皇後百口莫辩。她哭诉,她喊冤,她指天发誓绝未做过此事。但铁证(尽管是精心僞造的)如山,人心似鬼。
帝王看着眼前这位相伴多年丶一直以贤德着称的皇後,眼中充满了失望丶愤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他可以容忍後宫争宠,但绝不能容忍有人危及皇嗣,更不能容忍巫蛊这等恶毒之事和欺君罔上!
“皇後木氏,德行有亏,驭下不严,难堪母仪天下之重责。”帝王的声音冰冷而疲惫,在金銮殿上响起,“即日起,废去後位,移居长门宫静思己过!”
废後诏书,震惊朝野。
木清辞被剥去後服凤冠时,脸上已无泪水,只剩下一种苍白的丶近乎麻木的平静。她目光扫过殿上面无表情的帝王,扫过一旁垂眸不语的陆芷拧,最後,极其复杂地落在了被宫人搀扶着丶脸色苍白丶似乎受惊不小的叶苏凝身上。
那目光,有恨,有嘲,更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悲凉。
叶苏凝微微垂下眼帘,避开了那道目光,手却下意识地护紧了肚子。
皇後……不,废後木氏被带了下去。曾经显赫无比的坤宁宫,一夜之间门庭冷落。
宸华宫内。
陆芷拧屏退左右,独自坐在昏暗的灯下。废後的诏书内容她早已知晓。整个过程,她如同一个提线木偶,被迫看着叶苏凝一步步将皇後逼入绝境,看着那些“证据”链完美得可怕。
她知道,木清辞多半是冤枉的。
至少,在巫蛊和堕胎药这两件事上,绝对是冤枉的。
那只幕後推动一切的黑手,冷静丶狠辣丶精准地利用陈年旧事,编织罪名,甚至不惜以皇嗣为饵,最终将皇後拉下马来。
是叶苏凝。
一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