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这次我没再失眠,我想也许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大不了,不再每个周末都去那个小岛。可我不在那里,我该在哪回忆比较好?
五临一的考试很多,课程很紧凑。9月我想中上就好了,10月我想稳在中流,11月我想徐家恒。他跟我一样累吗?他,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他的人缘现在怎麽样?会不会也时不时收到一些摸不着头脑的短信,然後盯着屏幕不知所措。
想念是什麽样的形状?也许跟海一样。
他也安全吗?他为什麽不给我发短信?还是他和我一样,在发送之前,选择犹豫了。
300。
最後一次期中考,我的想念逐渐指引我。去成为和他一样的人,模仿他的笑容;模仿他的语气;模仿他的爱好,这样在镜子面前,他会成为我的影子。对吗?
邱炀说不对,你不能模仿谁,就成为谁。你最好成为自己。我说我成为什麽样的自己,这又与他有什麽关系呢?为什麽每次我做出选择,都要面对他的干扰,而我们无非是见面的次数多了点,并不熟。
他有一万个同我吵架的理由,有一万种反驳。相应的,我都不认同。只觉得是时候别再吵架了,吵来吵去头疼。
将近期末的时候,他问我,元旦,初中同学聚会,去不去?我说不去,我回家。他说徐家恒也在,我说,聚会以後我再回家。
301。
“做高中生需要改变那麽多吗?”他问我。
“我听不懂你在说什麽。”我真的不懂到底为什麽,徐家恒离我们近或远他都要跟我杠。想了很久,都不懂。
“你人缘好了?”问我。
“跟你有关系吗?”有吗?真的有吗?
“是什麽让你做到这种程度?”
“改变,有时候只是瞬间的决定。我们不是一类人,就算我好好跟你说,你也不会懂。”
“你觉得你现在朋友很多?”
我觉得你的提问很多。
“不多,但是很够。”
“你真的想这样?”
“我没办法。”
“做每个人的开心果,别人只会觉得你廉价。”
也许他是对的,可同学越来越多,我可以选择不跟他交流。于鑫鑫也到了,坐到我身旁。我不理邱炀了,一边和于鑫鑫聊天,一边等徐家恒。
302。
就在邱炀哥哥开的烧烤店里聚,各聊各的。每到一个人,都是未知数,或者说,变量?越多越难把控,氛围是什麽,我看不懂。人缘我也不懂,我只知道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而缘分,真的很难说。
303。
可能,我只知道我在等谁,也许他不会出现。这不是承诺。
304。
他来了,带着黎恩惠一起。看他们并肩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我选错,又错。不来吧,遗憾;来了又,难受。还不如回到家里,回忆我们曾经坐在那餐桌,他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汉堡。
我的想念,她出现了就没有用。
305。
顿时不饿了,只想走。这样的场合,提前走,最好说有其他事。但那时候我不知道这一层,我只知道我再怎麽模仿,也不像他,不是他。
“我们喝什麽?”我忘了是谁先说。反正气氛总要有人活跃,总有选择要做。
“椰汁。”
“苏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