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啊,我这是去看闺女,她刚生了孩子"江母接过馒头,话匣子就打开了,絮絮叨叨地说起女儿多么懂事,女婿多么出息,新添的外孙多么可人。
等火车终于到站时,江母的腿已经肿得厉害。
她拖着行李走出站台,远远看见穿着军装的江清晏在招手。
"娘!"江清晏跑过来接过行李,"您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江母摆摆手:"都是给你妹妹的。她咋样了?奶水足不足?"
"好着呢,今天就能出院了。"江清晏扶着母亲上了吉普车。
医院里,江清黎正靠在床头,看着傅怀安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尿布。
门突然被推开,她抬头一看,顿时红了眼眶:"娘!"
江母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床前,一把抱住女儿:"我的儿啊,受苦了"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
她摸着女儿消瘦的脸颊,心疼得直抽气:"咋瘦成这样了?"
江清黎在母亲怀里终于卸下了所有坚强,像个孩子似的抽泣起来。
傅怀安抱着孩子站在一旁,手足无措。
江母很快控制住情绪,抹了把脸,转身从包袱里掏出腊肉、红枣、红糖,一样样摆在床头柜上:"娘给你带了好东西,月子里得好好补补。"
正说着,傅奶奶推门进来,看到江母,立刻热情地迎上去:"亲家母来了!路上辛苦了吧?"
两位老人寒暄了几句,傅奶奶说:"今天清黎就能出院了,我和老头子商量好了,让他们娘仨先住我们那儿。房子宽敞,还有阿姨帮忙,比他们那小宿舍强。"
江母连连点头:"那敢情好,有您二老照应着,我就放心了。"
办完出院手续,傅怀安小心翼翼地扶着江清黎坐上吉普车,江母抱着外孙女坐在旁边,傅母则抱着孙子坐副驾驶。
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向军区大院。
傅家老宅是一栋二层小楼,门前种着几株月季,开得正艳。
听到车声,傅老爷子拄着拐杖迎了出来:"可算回来了!阿姨已经把房间收拾好了。"
进屋后,傅奶奶带着他们上了二楼:"这间朝阳,清黎住最合适。旁边就是婴儿房,晚上孩子哭闹也听得见。"
房间宽敞明亮,床上铺着崭新的床单,窗台上还摆着一盆绿萝。
江清黎被安置在床上,背后垫着松软的枕头。
江母四下打量,看到连痰盂都是崭新的白瓷,心里不由感叹亲家的周到。
阿姨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小江同志,趁热喝了吧,老母鸡炖的。"
江母接过碗,先闻了闻,又用勺子搅了搅,确认没问题才递给女儿。
这个小动作被傅奶奶看在眼里,明白这是当娘的心疼闺女。
下午,两个小家伙被安排在婴儿房里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