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学的时候,学校後头有一家卖烤面筋的,老板竹签上串的面筋便是这样手工搓洗的。
这面筋,也是小麦中的蛋白质部分,当时她也烤了来,撒上香料葱段,香的整个汤官处都在问是什麽好东西,问了才知是饼饵次室的一道新饼饵。
除了现烤,她也通过烘干研磨,把湿面筋,变成了面筋粉,以便日後使用。
“还记得这面筋粉加在面粉里头的作用吗?”
先前研磨面筋粉的时候,就教过她们两个小的,因此都记得,小葫芦道:
“增加面团的筋性,使得面团更能拉扯丶延展。”
“就是这样。”
铜儿也说,两个都很骄傲,她们可是认真学了的,季膳人说了,慢慢的要把她们也培养成官庖,就不必吃厨婢的许多苦了。
“说的对。”
季胥夸道。
这时候的面粉,属于中筋面粉,比较适合用来做中式的面点,比如後世说的馒头丶包子丶饺子丶面条;
而要想做面包丶泡芙等一些起酥点心,还是高筋面粉比较适合。
高筋面粉的和中筋面粉的区别,就在于里头的蛋白质含量,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更加的高,每一百克的含量大约在十四克;中筋面粉含量则在九克。
所以,季胥想得到高筋面粉,便在里头按比例添加了面筋粉,来增加蛋白质含量。
眼下,又面粉里加了杏仁丶胡桃碎丶鸡蛋,还有饼酵丶清油,这样等它通过饼酵膨大之後,反复的拉伸折叠,使得筋性出来。
筋性越强,面团能扯出来的膜也就越薄,越不易断,好像丝绸一般,能够包裹发酵时産生的气体,做出来的成品,口感也就越松软。
不过季胥这次要做的,是有嚼劲的面包,因此不需要形成很强的筋性,没有过于加水和揉搓,小葫芦道:
“倒和做蒸饼不一样。”
“这次不做蒸了,咱们用那烤炉来烤。”
如今做胡饼丶髓饼这些都是烤制的,因此饼饵次室也有一个烤饼用的炉子,圆柱形,壁厚,是从中心来放取的。
只见季胥将面团整成了椭圆,在斜斜的划了几刀,用细绢做的簸箩抖上干粉,烤到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麦香,便取了出来。
烤过後的面团,开口明显,外表是金黄的,刀刃在面上轻划,那声音都能感觉外头是干脆的。
“难怪叫做烤面包了,这名字可真灵,可不像一个大大的包袱!”铜儿道。
“好香呀!”
小葫芦不禁馋道。
季胥使刀切了开来,里头还有孔眼,在冒着热气儿呢。
“尝尝味道。”
她片了边角部分,给她们两个小的吃了,尝味是允许的,不过从前在老饼饵室,怎麽也轮不着厨婢来尝。
眼下两个珍视的捧了来吃,果真是不甜不咸不酸也不辣,只有一股浓郁的麦香丶杏仁香,嚼劲里头又兼有胡桃的酥脆。
季胥还煮了一杯羊乳,不放任何的糖和蜂蜜,这样配着新烤好的面包,盛在食盒里,重新带去了蛮夷邸。
隔壁的周平早也忙完了,她姨母负责的肃慎使节极好相处,还送给她一顶带着对儿鹿角的厚毡帽呢。
她戴着在院里走来走去的,拨弄着鹿角,对着水缸自照,很是喜欢。
看见季胥还在为大宛使节的早膳出门去,和人家说:
“有些人的运气忒差,忙前忙後啥也捞不着,只能白白的为那些蛮子受累,到底是我姨母的手气最好,抽中的肃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