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去县廷田部。”
未松手将车还与她,说,
“你空着手走罢。”
时辰稍赶,季胥也不去厮拧推诿了,想着过後再沽酒谢他。
“开春了,说话就要播种插秧,田啬夫可是回了公田处当值?牙刷子我在做了,做好了我送到公田给你。”
“嗯。”
季胥又说这天气如何丶雨下多久,他都是这副不好聊天的模样,便没有多言烦扰。
于是两厢安静并行着,只有轮毂碾地,和鞋响。
如此无话,到了豆腐肆,换了干燥的绵鞋,方开始摆摊,田啬夫便往另向的县廷去了。
这会儿,凤丶珠两个已是悄悄换上木屐子,袖子戴上臂褠,钻进牛脾山了。
昨夜刚下完雨,她们惦记着捡香蕈,来晚了香蕈就该长老了。
这口清鲜,引的不少本固里的人都往这处钻,多数人家口粮都不算富裕,拣回家亦是一道菜。
王麻子家穷,王利比她们还先来了,篮子里已是采了些,攀援在树上,见了她们挥手道:
“嘿,跟我走,我眼尖,一瞅一大片呢。”
季凤不理会:“碍手碍脚的,你自摘你的,不用管我们。”
牵着季珠向别处寻去了。
山里潮湿,地面多有枯枝落叶,那香蕈,便多寄生在腐朽的枯枝树干上,白白的杆,圆圆的伞,现出一种鲜嫩的褐色。
季凤寻到那低处的,便由季珠来采。
季珠人虽小,手却巧,到底拣惯松球的,蹲在那,一颗颗揪了往筐箩里放。
季凤自己则摘那高些的,手脚麻利的很,喜道:
“香蕈做羹可鲜了,还能晒成干,留着日後吃,待阿姊回来,见我们采这麽些,还不惊喜极了。”
说着浑身都是干劲。
“凤,你家隔三差五羹肉吃,那肉香飘的全里都能闻见,怎麽还和我们抢这一口鲜,你也太贪了。”
来了一行同样进山采蕈的妇人,嘁嘁呱呱的。
路过这处,觑见季凤采了有半筐,那走在前头的林家媳妇将嘴一撇,指指点点道。
季凤道:“婶儿说话好难听,这牛脾山又不是你一家的,凭我家吃肉吃糠的,也能来采蕈子啊。”
旧日,这林家媳妇使唤她家汉子与儿郎,来给家里盖过房,若非看在这点,季凤可不是现今的口气了。
“有这会子停在这说嘴的工夫,都能采上一把蕈子了。”季凤手上不停,一颗颗往筐里丢。
林家媳妇还想就近来采她手边的,结果一看,季凤已是手快采空了,气的走开。
“小珠,别理她,管得真宽,我们继续找。”
季凤说着,又眼尖寻着一簇,也不叫唤,招手让小珠来采。
两人看着越发满的筐箩,笑得欢喜。
装满正要走,只听见吵骂声,循声一看。
其中一个妇人便是方才的林家媳妇,另个则是邓家媳妇,你指手我跺脚的,吵得整片林子都响亮起来。
“这麽大座山,你就非抢我手边的,白长一双眼睛做什麽的?”
一旁的王利攀在树上,歪出身子来,说道:
“为争一片蕈子吵起来了,林家婶子偏要摘邓家婶子先找着的,邓家婶子不让……”
季凤津津有味看了会子,惦记家中活计,方牵着季珠家去了。
季胥回来,见这麽大筐香蕈,果真很是惊喜,夸了又夸,问她们可有弄湿衣裳,可有及时换下来。
季凤一被夸,尾巴要翘上天了,笑道:
“湿了木屐子,一回来就换了绵鞋,还烤了炉子,一点没冻着。”
季胥方放心,有这野生香蕈,她去西屋,将梁上的一刀腊肉取了下来。
家里的火腿还在上盐,还有时日才能吃上,腊肉则是年前用五花肉熏的,风干到如今,外皮干硬泛黄,切出来里头一滴水份也无,油脂将肉浸透了,雪花似一层层,油润十足,香味飘的满竈屋都是。
季胥切出小块,片得薄薄的,切了半头蒜片,一把椒,用来炒香蕈。
青绿点缀,伴着腊肉香,连汤汁都是鲜的,浇在米饭上,鲜滑香口,不知不觉一碗饭就见底了。
“阿姊,好好吃,我还要再吃一碗。”
季珠爱的不行,嘴角沾了饭粒都不知道,只顾大口吃饭了,乖巧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