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还可以维持表面友好虚与委蛇一段时间,前者却是直接的撕破脸了。
朝堂之上,便有不少大臣建议用兵讨伐西岐,以示惩戒。
如今他接手大商才不过三年半,民生也才刚刚得到些许改善,若是此时用兵,与西岐打起来,只怕刚改善的民生又回到三年前了。
而他这边的大将不少还处于成长期,就比如那颇有名气的雷震子如今也才不过三岁。
正当林狩考虑要不要派人去讨伐西岐的时候,便见西岐率先派来了使臣,说要为大商缴纳岁钱,以示忠诚,并在每年进贡额的基础上再增加四千头羊,两千匹锦缎。在生産力并不发达的时候,这样的数字并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既然他给了这麽有诚意的台阶,怎麽能不下。
此后,西岐果真送来了丰厚的岁贡,年年如此。
而在这短短的四个字“年年如此”里,包含的便是西岐与大商旷日持久的全面竞赛了。
这段时间里,林狩疯狂工作,闲暇时甚至亲自组织队伍去做地质探测,冶炼金属。
妲己除了绘图设计之外,也换上便捷的衣服,骑上高头大马,亲自带人去河系支流同当地人交流,写下不少笔记,建设水利设施。或治理水患,或挖渠引流。
换上便捷的短衣,绑上护臂,穿上精巧的胸甲,骑在马上,当真是英姿飒爽,像极了战场上的女将军。直看的林狩挪不开眼。
她的骑术很好,也带过林狩一起去河系考察,林狩便坐在她的身后,与她共乘一骑。一起住当地人的帐篷屋,升篝火,烤羊肉串,日子过得充足且愉快。
当然这一切的努力,还是为了大商的强大富足,为了将这江山坐稳,将她留在自己身边,与她长久的生活在一起。
五年时间,一晃而过。
三十五岁的林狩也不得不蓄起了胡子,那胡茬越刮越硬越刮越粗,几日不见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索性便也不刮了,任其发展了。
按照这个时代的审美,三十五岁也确实是该有点胡子了。
而这一年里,西伯侯姬昌病逝,姬发即位。
同年,闻太师平定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凯旋归来。此次出征耗时九年。
九年,人生能有几个九年呢
闻仲出征之时便已经七十多岁,如今九年过去,他也八十耄耋了。
八十多岁的闻仲,阅历极广,大风大浪什麽没见过呢,仿佛世间再也没有什麽能让他的心掀起波澜了。
可当他凯旋回来,骑在马上看着夹道欢迎张灯结彩的朝歌城,看到那些百姓的时候,却是不禁热泪满襟。
九年不见,朝歌城也俨然变了一番模样,大道宽阔笔直,华丽美观的建筑鳞次栉比,行人车马络绎不绝,商铺货物琳琅满目。
繁华昌盛,是闻仲在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词语。九年不见,如今回来朝歌,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大王了。
回朝歌的路上,闻仲也听闻了不少有关林狩的事迹,更听到了不少夸赞他的话语。他们都说如今的君王如何如何的勤政爱民,象是东方的太阳一般。
建设桥梁道路,水利设施,卫生所,育婴院,开矿洞。鼓励生産,规划城市,奖励发明。
闻仲起初有点诧异带着些许的不相信,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沿途走来,听得多了,见了多了,这才敢确信。
确信子受竟真的成长为了一代明君。竟真的抛去了往日的荒淫无道任性妄为的性子,成为了合格的君王。
想到这里,闻仲眼眶不禁又湿润了。
林狩早早的便为闻仲及其部下准备起了接风宴,宰了二十头牛羊肉,十头鹿,大量美酒。为了能让他们一同吃上热腾腾的美食,四十多位厨师们忙的不可开交。
显庆殿上,林狩首次见到了一直以来只出现在奏折上的闻仲,亲眼见到这位老人,不禁有些感慨惊讶。
虽是八十多岁的年纪了,可是却依旧精神炯烁,若是抛去皮囊的老态,内里看去更象是一个青年人。丝毫没有老年人的暮气,只有精神焕发的活力与生机。
宾客入座,编钟悦耳,鼓瑟吹笙。
林狩起身举杯为太师敬酒:“恭喜太师凯旋!孤敬你一杯!太师此次平定北海,功高卓着,待会孤定重重嘉奖!”
太师也忙站了起来,举起酒杯恭敬道:“臣多谢大王!”
他们之间虽为臣子,却也更是师徒,当年他便是亲眼见着子受从少年长大成人的。子受武艺超群,便也是他亲手传授的。
如今看到他成长到这种程度,不禁颇为欣慰。
眸光看着林狩,不禁想到了幼时的调皮模样,闻仲笑了笑,将那杯中酒水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