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才脑子还在转,文竹已经喊道了:“不会你自己也记不得到底是哪八拜之交吧?”
王秀才确实是记不太清,谁无缘无故去记这个,但这会儿他绝对不会承认,继续问道:“三令五申是哪三令,又是哪五申?”
“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
“王秀才,这未免太简单了一些,我能答出来,在场的诸位秀才爷都能答出来。”苏凤章一直笑盈盈的看着王秀才。
王秀才心底却已经将他骂了个底朝天,暗道这小子看着文质彬彬是个好脾气的,没想到居然是只笑面虎,忒是惹人厌恶。
偏偏这时候文竹还在起哄:“是啊王秀才,你出一道难一点的考考凤章,这麽简单的有什麽意思,这不是平白浪费t口舌吗?”
王秀才的脸色涨的通红,尤其是看到周围人的眼光更是恼怒不已,蓦地,他冷笑道:“好,既然如此我便不留情面了。”
“最後一题,若是你能答出来,今日我便认了你才华出衆,确实可堪案首。”
苏凤章却道:“这话不对,案首之位乃是方大人和诸位山长评选出来的,你我都不过是刚中的秀才,哪有脸面对此置评?”
王秀才脸色青白交加,最後喊道:“好,若你能答出最後一题,以後我便对你俯首贴耳,再无二话。”
“请出题。”苏凤章淡淡道。
他越是风轻云淡,越是显得王秀才心胸狭窄,以至于原本真觉得苏凤章两人有什麽古怪的秀才们,这会儿也不那麽想了,觉得苏凤章至少是有真才实学的。
王秀才却冷笑着提问了:“王八蛋,你倒是给我说说看到底是哪八种蛋。”
苏凤章微微挑起眉头,暗道这王秀才也不算太蠢,知道给他挖坑。
明面上听了这个问题,正常人都会下意识的去想到底是哪八种蛋,就比如文竹就掰着手指在嘀咕:“鸡蛋鸭蛋鹅蛋鸟蛋蛇蛋,难道还有水蒸蛋什麽的?”
盘点不出,文竹就嚷嚷道:“王八蛋是骂人的话,跟圣人之言有什麽关系。”
王秀才却像是得了便利,笑着问道:“怎麽样,苏秀才莫非答不出来?”
苏凤章哈哈一笑,摇头说道:“倒不是答不出来,只是觉得王秀才误会了,其实王八蛋原本应该是忘八端,这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原本是说做人忘本。”
“只是这忘八端是文人之言,难免艰涩,到了民间以讹传讹,变成了王八蛋。”
“王秀才方才的问题便是错的,你不该问我是哪八种蛋,而是该问是哪八样德行才是。”
“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以为王八蛋乃是民间粗俗之语,谁知道还有这个说头。”文竹倒是听得兴致勃勃,还说,“凤章,你怎麽啥都知道啊。”
“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苏凤章谦虚的说道。
周围的秀才们却纷纷说道:“苏秀才谦虚了,不愧是此次案首,才学果然过人。”
苏凤章看向王秀才,後者此时吓得满头大汗,似乎已经想到自己讲来俯首帖耳卑躬屈膝的画面,以至于都不敢直视苏凤章的眼睛。
苏凤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笑着说道:“都是同窗,俯首帖耳倒是不必了,不过有句话我倒是想送给王秀才。”
说完这话,他贴近王秀才的耳边说道:“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语音落下,苏凤章朗声笑道:“苏某十分喜欢以文会友,诸位以後若是得闲,尽管前来寻我,只是苏某才疏学浅,还请不要嫌弃才是。”
这麽一闹,反倒是让原本沉寂的宴席热闹起来,衆人都见识到苏凤章才学出衆涉猎极广,并且为人风趣,纷纷过来凑热闹。
只有王秀才脸色难堪,偏偏此时还有同乡凑过来问道:“王兄,方才苏秀才在你耳边说了什麽悄悄话?”
王秀才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气鼓鼓的坐下闷头喝酒。
那人十分无辜,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也坐了下去,暗道这王秀才气量未免太小了一些,比不过人家就比不过,挑衅还输了,人家苏秀才网开一面,他还越发来劲了,这种人不可交。
-----------------------
作者有话说:大家这麽好奇,那就来说一下谁出了这麽奇葩的题目:
野史上对于这道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1丶
明代成化年间,李贤任浙江学政使。
这年省试之前,李贤微服暗访,考察学风。一天,他见两位应考青年正在下棋,心里老大不高兴:"考试在即,你们竟如此悠闲,这般轻松!"
这时,只听一位考生说道:"我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考试上榜没问题。学政使总不能出道100个人名的怪题来刁难我们吧"
另一位考生附和道:"当然,料他也出不来这麽一道难题!"
学政使听罢,心中顿生无名之火,回到衙门後,他搜索枯肠,拟就了一道考题:"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
孔子七十二高足弟子,谁能一一备述其贤德至于"云台"乃东汉为表彰二十八位开国元勋所建,并画有诸将之像。此等题目,莫说在考场上,即使将《史记》丶《後汉书》搬来,也难以答全。
衆考生一见题目,个个傻了眼。最好的考生也没有答出十分之一。这位考官最後又做了一个荒唐的决定:所有考生一个也不录取!
2丶这个题目是《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在明永乐四年出的。当时莆田才子林环与莆田另一名青年才子陈实联袂入京廷试,二人学问不相上下,但林环长得英俊潇洒,陈实却相貌丑陋。廷试时,宫中妃嫔都对风流倜傥的林环怀有好感,对其貌不扬的陈实不怀好感。为了成全林环,她们故意把皇上赐给陈实的酒与杯弄得十分烫手,以致陈实失手,摔破酒杯,给皇上留下不好印象。廷试结果,林环高中状元,陈实屈居进士。
陈实年轻气盛,廷试後他大胆上疏,指出这次廷试不公,心里难服。于是成祖召他上殿,陈实当殿表示自己可“百问百答”。成祖即命解缙命题再考林丶陈二人。解缙的命题就是:“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林丶陈二人都遵命具答。当时陈实的廷争状元策文约千馀字,今在莆田县志卷卅五丛谈篇中仍可见到。然而最终陈实以“当廷争夺状元,有违圣旨”的罪名被判发戍三边充军。经过了充满荆棘丶荒凉寂寞的旅途和不堪折磨的苦役後,这位因负气惹祸的青年才子终于夭折在边疆。
前者一个都不录取也是很牛掰了感谢在2020-05-0717:14:04~2020-05-0816:41: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KD研究生预备员13瓶;花梨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