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班与平行线
2015年的春天,教学楼前的玉兰才刚抽出毛茸茸的花苞,灰褐色的苞壳落了一地。
分班名单就贴在斑驳的旧公告栏上,白纸黑字。
我费力地挤进人群,踮起脚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找自己的班级,手指顺着表格往下滑,终于在“高二(7)班”那一栏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再往下两行,是陆星野。
“七班啊。。。。。。”我松了口气。
文科普通班,不算拔尖,但也不算太差,而且还有一个熟悉的人作伴。
我从人群中退出来,看到露露和江远舟也已经退出人群,就站在不远处。
“恭喜啊你们俩,火箭班。”
我走过去,拍了拍露露和江远舟的肩膀的肩膀。
高居榜首的高二(1)班分班名单下,紧挨着的两个名字——许杭露丶江远舟。
露露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小白牙,“小case,意料之中。”
。。。。。。真是一点都不会谦虚。
江远舟冲我扬扬头“你呢?哪个班?”
“七班,和陆星野一起。”我耸耸肩。
“反正我也不是搞竞赛的料,数理化看到就头大,还是老老实实去读我的文科吧。”
这时,陆星野也慢悠悠地晃了过来,听到我的话,接口道,“挺好,文科班妹子多,环境好,而且以後抄作业有伴了。”
换来我一个大白眼。
————
火箭班和普通班的差距,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先是午休时,我们很少再能凑齐四个人。
火箭班的那两位常常需要参加午间培训,或者干脆趴在堆满书的课桌上补觉。
露露开始频繁地被老师叫去办公室,参加各种竞赛培训。
她的课桌上堆着比我厚一倍的习题册,多是《奥赛经典》丶《高等数学辅导》之类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
午休时也埋头算题,就连一起去食堂吃饭,她也像是完成任务,匆匆扒拉几口,便摆摆手:“你们慢慢吃,我先回去刷题了。”
江远舟也一样拼命。
但比起露露“理科小达人”的天赋异禀,他就需要反复琢磨才能跟上节奏。
相比之下,文科班的节奏要慢得多。
陆星野对此倒是非常坦然。
“我本来就不是读书的料”他翘着椅子,说得理直气壮。
他手里转着一支炭笔,“我只求文化课过线就行。”
从上初中开始,陆星野就坚定了以後要艺考这条路。
我看着他笔下随便勾勒几笔就栩栩如生的静物,不免有些感慨这家夥在绘画上的好天赋。
我们这群人,仿佛一夜之间被放置在了不同的跑道上。
露露和江远舟在那条最耀眼也最拥挤的赛道上全力冲刺,目标直指保送,每一步都踏在分数和排名的刀刃上。
陆星野踏上了他的独木桥,心无旁骛,专心走向关于线条与色彩的未来。
那我呢?
我想要什麽样的未来呢?
和初中时提到“梦想”时一样也不一样。
一样的是我还是不知道未来也哪里,也没有找到自己想为之拼命努力的梦想,不一样的是我看着夕阳下他们各自奔忙的背影,有时候依然会觉得迷茫。
但我开始接受自己大概就是万千平凡人中平凡的一个。
如果不知道未来要做什麽的话,那就先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吧。
就像江远舟说的,“现在不知道,不代表永远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