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彩色铁轨 > 24(第1页)

24(第1页)

24

六月,夏日将至。北方的寒冬气息终于完全消逝。转学去上海的日期到了。

我没再向母亲提过拒绝转学的提议,这让她十分欣慰,以为我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其实我不过是想逃避而已。

警方并未发布对于瘪四的通缉令,也没大规模组织警力搜索他行踪的迹象。可能是调查後发现他与案情关系不大,连犯罪嫌疑人都算不上。只有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瘪四和他的儿子郑坤已经失踪了。消息是从张志豪那得知的。一个月前,他得知郑坤终于退烧清醒的消息,曾上门看望过一次。但那天以後郑坤主动切断了联系,不声不响地消失了。张志豪几次上门,都遇上铁锁把门,家中空无一人。打电话过去也没人接,再打就发现电话也停机了。

我壮起胆子,小心翼翼地靠近郑坤家那一带观察,发现他家的房门上了一把硕大的铁锁。门把上都积灰了,显然很久没人出入过了。附近的几户人家只有一家尚有人居住。有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在院子里喂鸡。我向他打探消息,得知瘪四一个月前曾说自己要南下打工,之後就带着儿子消失了,再也没出现过。

打工什麽的明显是掩人耳目的说辞,我很清楚他们父子俩在害怕什麽,躲避什麽。李学强的死明显和他们有直接联系。

关于案发现场存在第三个人,也就是真凶的推测。瘪四无疑是相信的。因为这一推测初听匪夷所思,但与现实丝丝入扣,也能解释原本那些俨然灵异事件的疑点。像是为什麽警方搜查了音像店却找不到任何凶案线索,录像带为什麽会跟随尸体出现在井中等等。我本以为是自己临时编造的谎言骗过了他,其实是这一推理的真实性说服了他。

我太低估瘪四这个人了。他根本没把希望寄托在我这麽个毛头小子身上,证据就是他再也没找过我。

他想亲自动手。

房门肯定是他撬开的。他乔装成供电局的工作人员,盯上了李学强。他没有破案的智商,但擅长阴险狡诈的手段。很可能他就像那次对付我一样,打算绑架李学强,再用塑料袋套头之类的手段逼迫他说出真相。但实施过程中不知出了什麽差错,或许是李学强的反抗太过激烈,或许是他下手时失去了分寸,人死了。他只得僞造出自杀现场,仓皇逃离。

自从被冤枉後,我一直努力找出李学强的真正死因。没想到真相竟如此滑稽又残酷——自己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我亲口告诉瘪四,李学强是最有嫌疑的人。

如果我能鼓起勇气,把瘪四的威胁抛之脑後,向警方揭露真相。瘪四肯定会被抓,李学强也不会死。然而现在一切已经太晚了。

我不敢面对李子桐,不敢面对任何人,像行尸走肉一般活着。罪恶感像幽灵一般冷冷紧贴後背,夜里化作梦魇纠缠不休。我梦见自己独自攀岩又意外坠落,没有安全索的坠落。醒来後手脚残留着麻痹感,力量怎麽也恢复不好。注意到的时候,我的心脏已被空洞所占据。

离开城关市的那天是周末,天空时有细雨飘落。我在人群中寻找高阳的身影,但一无所获。

昨晚,我犹豫再三,终于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将要离开的消息,并报上火车班次和时间。但他不言不语地挂了电话。

父亲在候车厅送别时说了很多话,但我基本都没听进去。

“广播k1035十二点发车,快走吧。”母亲催促道。

我机械式地与父亲告别。在此与过去告别,一刀两断吧,我在内心深处期盼着。有关小城的种种消极回忆附属着繁杂的心绪浮出水面,像沼气池的气泡一般翻涌不停。沉迷于街机游戏的颓废模样,被小流氓钳制作恶的窝囊画面,可耻的“乳胶制品”事件,一幕幕在我眼前走马灯般地播放不停,罪恶感让人难以忍受。

我期待自己到达新的地点,变成新的人。体验小时候新学期伊始,手指触及崭新的课本时的那种感觉。

母亲和我取票进站,在四号站台等待列车。母亲一直唠唠叨叨地说明到了外公外婆家该如何问好。我早听得腻了,扭头张望,竟意外望见了熟悉的身影。

“有东西落下忘拿了。”没等母亲反应过来,我已经从其他旅客的胳膊肘下钻过,反向冲往进站口。

没错,我看到是李子桐的身影。她站在验票的栏杆外,与车站工作人员焦灼地争辩着什麽。

我钻入连接站台和候车厅的地下走廊,迎面看到李子桐像穿过沙丁鱼群的海豚一样,在人群中跃动前行。两个车站工作人员一边喊一边在後面追。

我也向她那挤去,由于与人群流动的方向相反,前行的阻力更大。我们终于在走廊中段艰难汇合。

“他们为什麽追你?”

“没买票,硬冲卡口进来了……”李子桐气喘吁吁地回答。

“别废话了,先躲吧。”我按低她的头,自己也弯下脊背,借人群的掩护向右穿行,走上无人的二号站台楼梯。

我脱下自己墨绿色的连帽夹克,披在李子桐肩上,又掀起兜帽遮住她的头发。由于身高差距,夹克的下沿一直遮到她的膝盖上方。如此一来,只看背影的话,刚才那个穿写有“Painting”字样的运动衫和蓝布校服裤的短发女孩瞬间消失了。

背後传来追赶的呼喝声,我们谁也不敢回头,努力压下想快跑的冲动,一步步缓缓踩着楼梯往上走。背後的声音终于越来越远。

二号站台空无一人,连时刻表的电子屏都没开机。她拉着我躲在了一根立柱後面。

“为什麽不辞而别。”话语里感觉不到问号的痕迹,这是她独有的质问方法。

“你怎麽知道我今天走的?”

“高阳说的。”她以同样的语气又重复了一遍,“为什麽不辞而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