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接下来的几天,夏晚几乎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才将自己按在项目上。她强迫自己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那份《民国银行内部结构技工实录》的研究中,试图用晦涩的工匠笔记和复杂的结构图来填满思绪的每一个缝隙。效果有限。那些泛黄的纸张和蝇头小楷,偶尔也会幻化成他深灰色的衣角或沉静的眼神。
林薇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样。
“晚晚,你这两天怎麽回事?魂不守舍的?”午饭时,林薇咬着筷子,狐疑地盯着她,“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了!又熬夜看资料了?还是……遇到什麽事了?”
“没事,就是金库那个墙体方案有点卡壳。”夏晚低头扒拉着餐盘里的米饭,含糊地搪塞。她无法对林薇说出那句“你也是”,那太私密,冲击也太巨大。她需要时间消化。
“真的?”林薇显然不信,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跟江屿……没再有什麽‘偶遇’吧?”
夏晚拿筷子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没有。项目这麽忙,哪有时间偶遇。”
林薇将信将疑,“哎呦呦,我怎麽感觉你们分手之後,比恋爱期还‘黏糊’啊?还有这样的又帅气又体贴的老同学吗?给我介绍个呗?”
“有啊,王强不是一直等着你呢?”夏晚跟她开起了玩笑。
林薇推了她一下,“好姐妹,可别咒我了!”
不过林薇的话也不是“空xue来风”,夏晚也觉得他们的“偶遇”真的太频繁了,但她不敢多想,那个人的一颦一笑丶一言一行,她都不敢深想。
夏晚也确实在避免“偶遇”。她刻意调整了去工地和图书馆的时间,去参加会议也先让小赵去,避免不必要的出现。她需要空间,理清自己汹涌的心绪,也重新评估她和江屿之间那摇摇欲坠的“同学”界限。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给她太多喘息的空间。
周三下午,项目组召开加固方案深化讨论会。会议进行到一半,关于如何解决金库墙体沉降核心难题——如何在不破坏原有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有效加固那些因早期工艺缺陷和地下水侵蚀而变得脆弱的关键节点——陷入了僵局。几种主流加固方案都被一一否决,要麽成本过高,要麽施工风险太大,要麽对历史风貌破坏严重。
会议室气氛凝重,烟雾缭绕,图纸铺了满桌。夏晚看着自己根据那份《技工实录》整理出的初步构想,手心微微出汗。她的方案很大胆,借鉴了报告中提到的“糯米灰浆”加固理念,但结合现代材料科学进行了改良,试图用一种新型的丶仿古配方的复合材料进行局部渗透加固。风险在于,这种材料大规模应用于如此重要的历史承重结构,尚无先例,数据支撑也还不够完善。
她正犹豫着要不要抛出来讨论,会议室的门被敲响了。
甲方代表起身开门,随即略带惊讶和恭敬的声音响起:“江总?您怎麽过来了?快请进!”
夏晚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笔。
江屿走了进来。依旧是深灰色的西装,一丝不茍,带着他惯有的丶沉稳迫人的气场。他身後跟着助理李默。他的目光在略显凌乱的会议室扫过,最後落在主位上的甲方负责人身上,微微颔首:“王总,打扰了。听说你们在攻坚金库墙体的加固方案,正好我在附近,过来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他的理由冠冕堂皇,姿态无可挑剔。
甲方王总立刻热情地将他迎到主位旁的空座上:“江总能来指导,求之不得!我们正卡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呢!”说着,示意项目负责人把目前的困境和讨论过的方案简要汇报一下。
江屿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会议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沉静锐利。当听到几种方案都被否决的原因时,他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
汇报结束,王总看向江屿:“江总,您经验丰富,看有没有什麽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江屿身上。夏晚也看着他,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她不知道他会说什麽,更不知道他此刻出现,是否真的只是“碰巧”。
江屿没有立刻回答。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摊开在桌面中央的金库墙体结构详图上,修长的手指点了点几处用红笔圈出的丶沉降和裂缝最严重的节点区域。
“关键在这里。”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传统的‘穿靴戴帽’式外包钢加固,或者大范围灌浆,对风貌破坏太大,也不适用于这种内部结构异常复杂的空间。而常规的化学锚栓或碳纤维加固,对基材的要求又太高,你们墙体的现状恐怕承受不住。”
他精准地点出了痛点,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有没有考虑过,”江屿擡起头,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夏晚的方向,但并未在她脸上停留,仿佛只是扫视全场,“利用一些失传的丶或者改良的传统工艺思路?比如,借鉴某些古建筑修复中使用的丶具有微膨胀性和良好粘结性的特殊材料,进行局部渗透和补强?既能有效填充缝隙丶加固基体,对原貌的影响也最小。”
他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会议室凝重的空气!这正是夏晚那份初步构想的核心思路!
夏晚猛地擡头,看向江屿。他也正看向她,两人的目光在弥漫着烟味和焦虑的空气里,短暂地交汇。
那眼神平静依旧,没有任何暗示或邀功的成分,只有一种纯粹的丶对专业思路的探讨和询问。仿佛他只是恰好想到了这个方向,恰好提了出来。
但夏晚知道,不是巧合。他看过那份《技工实录》,他精准地捕捉到了她研究方向的精髓,甚至在她自己都犹豫不决丶缺乏足够数据支撑的时候,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将这个思路抛到了决策层的桌面上,为她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提出“非主流”方案可能面临的质疑和阻力。
“这个思路……很有啓发性!”设计院的老工程师推了推眼镜,眼中露出思索的光芒,“我记得早年是有过类似的研究,关于仿生材料在古建加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