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盛夏与你歌曲 > 第 30 章(第1页)

第 30 章(第1页)

第30章

她转身,环顾这个熟悉的空间。玄关处似乎还残留着他清冽的气息,沙发上薄毯的褶皱记录着他守护的痕迹。昨夜的风暴已经平息,留下的并非狼藉,而是一种奇异的丶带着馀温的宁静。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仿佛还飘散着那碗白粥的清甜。

“清醒时,看着我,告诉我你的答案。”

江屿的话语,低沉而郑重,如同烙印般刻在她的心上。没有逼迫,只有坦荡的确认和耐心的等待。这份尊重,像一股暖流,熨帖了她心中因昨夜混乱而起的褶皱。

夏晚没有立刻陷入纠结。她太了解自己了。十年的暗恋早已根植心底,昨夜那个吻带来的悸动和依赖也真实得不容忽视。但正因如此,她更需要清醒的时间。这份感情太过珍贵,也承载了太多过往的沉重和当下的复杂,他们开始的很混乱,她不知道现在的“夏晚”和过去的“沈之遥”在江屿心里是什麽样的一个位置,她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或感动就仓促做出决定。

她需要时间,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心,审视江屿这个人,审视他们之间所有的“看见”与“可能”。她要的,不是一个被酒精或感激催化的答案,而是一个在阳光下丶经得起推敲的选择。

首先,她需要回归日常的秩序。

她走进浴室,温热的水流冲刷掉昨夜的疲惫和残留的酒气。镜中的自己,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然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沉静。她仔细地护肤,换上舒适的家居服,将那条带着他气息的薄毯叠好收起。然後,她拿起手机,给院里负责考勤的同事发了条简洁的信息:「身体不适,请假一天。」没有过多解释。

做完这一切,她为自己泡了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坐在洒满阳光的飘窗上。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晒得人懒洋洋的。她没有刻意去回想昨夜,也没有急于去剖析自己的感情,只是安静地坐着,感受着这份劫後馀生般的平静。思绪像阳光下漂浮的微尘,自由地起落。偶尔掠过江屿深邃的眼眸,掠过他递过粥碗时微温的指尖,掠过那句“我要的是你清醒时的选择”,心口便会泛起一阵细微的丶带着暖意的涟漪。

下午,她强迫自己处理了一些积压的工作邮件,回复了几条必要的信息。当看到项目组关于金奖申报进展的讨论时,她的目光停留在江屿的名字上。她想起赵工无意间透露的,他为那篇关键论文付出的努力。这份无声的支持,此刻在晨光的滤镜下,显得更加厚重而珍贵。

傍晚,门铃响了。是林薇,提着一大袋水果和零食,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晚晚!你怎麽样?昨天庆功宴有啥故事没有?”林薇一进门就拉着夏晚上下打量,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担忧和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

夏晚被她紧张兮兮的样子逗笑了,心里涌起暖意。“我没事,薇薇。就是……昨晚喝多了点,有点不舒服,睡了一整天。”她拉着林薇坐下,避重就轻。

“喝多了?”林薇狐疑地眯起眼,“仅仅是喝多了?江屿送你回来的?然後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一整晚!就没发生点什麽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她凑近,压低声音,一脸“你懂的”表情。“江屿那家夥没把你怎麽样吧?”

夏晚的脸颊微微发烫。面对最信任的闺蜜,她不再完全隐瞒,但也选择了保留最私密的部分。“他……是送我回来了。我醉得厉害,他……照顾了我一下。後来在沙发上休息了。”她顿了顿,看着林薇探究的眼睛,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和……困惑,“薇薇,他……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薇的话匣子。她立刻抛开了八卦,神情变得认真起来:“快说说!怎麽不一样了?是不是终于开窍了?跟你表白了?”

夏晚没有直接回答表白与否,只是将昨晚江屿维护她丶替她挡酒丶送她回来丶照顾她丶以及今早他关于“界限”和“清醒选择”的那番话,挑重点讲了一遍。她隐去了那个炽热的吻和她丢脸的挽留,只强调了江屿的克制丶责任感和那份郑重的等待。

林薇听完,眼睛瞪得溜圆,半晌才一拍大腿:“我靠!可以啊江屿!这觉悟!这操作!”她兴奋地抓住夏晚的手,“晚晚!这说明什麽?说明他不是一时冲动!他是认真的!他在乎你,在乎到不愿意占你一点便宜!他在等你心甘情愿!我的天,这种男人现在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夏晚看着林薇夸张的反应,无奈地笑了笑,但心底却因为闺蜜的肯定而更加踏实了几分。“我知道他可能是认真的。但是薇薇,”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一丝清醒的迷茫,“你也知道我们之间……太复杂了。有过去,有开始的方式,还有……他心里的那道坎。我需要时间,好好想想。我不想因为感动或者……别的什麽,就稀里糊涂地开始。”

林薇看着夏晚眼中那份熟悉的丶温柔的坚定,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用力点了点头:“我懂!晚晚,我支持你!是该好好想想!咱们晚晚值得最好的,必须得是你自己清清楚楚丶明明白白地点头才行!江屿等,就让他等着!考验考验他!况且,你都等了他这麽多年了……”她顿了顿,又贼兮兮地笑道,“不过嘛……看在他表现还不错的份上,偶尔给点甜头,吊着他,也不是不行嘛……”

夏晚被她逗得哭笑不得,轻轻推了她一把:“说什麽呢!”

闺蜜的到来,像一阵清新的风,吹散了夏晚心中最後一点阴霾。两人吃着水果,聊着八卦,吐槽着工作,公寓里充满了久违的轻松笑声。夏晚感觉自己像是重新回到了坚实的地面上,昨夜的混乱和今晨的悸动,都化作了生活中一段值得回味丶却不再困扰的经历。

夜深人静,林薇离开後,夏晚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窗外的月光清冷地洒在地板上。她拿起手机,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屏幕,最终停留在那个熟悉的联系人名字上——江屿。

自他清晨离开後,没有任何信息或电话。这份沉默,不是退缩,更像是一种默契的尊重,一种对她“需要时间”的无声理解。

她看着那个名字,心中没有焦虑,反而是一种奇异的平静。她想起了清晨他离开时那个带着暖意的笑容,想起了他说的“我想要的,是你清醒时,看着我,告诉我你的答案”。

夏晚将手机放在枕边,闭上了眼睛。心口的位置,那颗名为“可能”的种子,仿佛在月光下,轻轻地丶满足地,舒展了一下它稚嫩的叶片。

她知道,重建的日常已经开啓。而关于那颗种子的未来,将在每一个清醒的日出日落中,由她自己,亲手书写。

接下来的日子,夏晚的生活仿佛按下了某种有序的重啓键。她回归设计院,投入到金奖申报材料的紧张准备中。工作成了她最坚实的锚点,专业领域的专注让她能够暂时搁置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

她和江屿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新的丶微妙的默契。

没有频繁的信息轰炸,没有刻意的“偶遇”。江屿仿佛彻底践行了他“等待”的承诺,给予了夏晚绝对的空间。但那份存在感,却并未消失,而是以一种更自然丶更熨帖的方式渗透进她的日常。

比如,关于金奖申报的关键技术论证部分,夏晚在梳理新型复合材料与古法“糯米灰浆”性能对比数据时,遇到一个关于古法配比地域性差异的难题。她查阅了大量资料,观点却莫衷一是。就在她蹙眉凝思时,手机屏幕亮起,一条信息安静地躺在那里:

「关于JG-1927-03中糯米灰浆配比的地域性问题,可参考《江南营造拾遗》卷七,页九十三。该书津图古籍部有藏,编号GT-730。江。」

精准得如同安装了监控。夏晚惊讶之馀,立刻联系古籍部,果然找到了那本珍贵的孤本,困扰她半天的问题迎刃而解。她没有回复感谢,只是在後续提交的申报材料核心章节里,极其严谨地引用了该文献,并在脚注中清晰标注了来源。

几天後,她加班到深夜,走出设计院大楼时,才发现外面不知何时飘起了细密的冬雨。寒风裹挟着雨丝,冰冷刺骨。她正懊恼没带伞,准备冲进雨幕叫车时,目光扫过门卫室的窗台——一把熟悉的丶崭新的黑色长柄雨伞,正静静地靠在那里。

没有署名,没有留言。

但夏晚知道是谁。

一股暖流悄然注入心田。她拿起伞,撑开,宽大的伞面瞬间隔绝了冰冷的雨水。雨点敲打在伞面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她撑着这把沉默的守护,走进雨夜,心绪安宁。

他们偶尔也会在专业场合遇见。一次关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小型研讨会上,两人分属不同的讨论小组。中间茶歇时,夏晚端着咖啡,站在落地窗边看着外面的街景。江屿与几位专家交谈着走近,目光不经意间与她相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