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梁祝之马文才重生 > 第5章 这就闹崩了(第1页)

第5章 这就闹崩了(第1页)

在一片愁云惨雾中,谢清言开始跟着马文才学习。

岑元辰苦劝无果。

表示等她被马文才曝尸荒野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把她的尸骨带回谢家。

听起来像个恐怖故事。

谢清言打了个寒颤,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系统既然让她接近反派并且获取信任,自己就没有退缩的可能。

毕竟富贵险中求,若是马文才能信任她,说不定就能阻止他对梁祝的迫害。

那在梁祝he之后,她就能回现代了。

怀着这种心情,谢清言开始接受指导。

每天放课之后,她被马文才按在房间里,不仅要把当天的功课默完,还要旁征博引其他书集的相关内容,不仅要会,还要举一反三。

如果让谢清言评价马文才的教学态度,那她应该会打一星。

虽说他确实天资卓绝,文武双全,在经史子集、骑射御术乃至兵法谋略上皆有极深的造诣,但态度真的很烂。

他教导谢清言时,时常伴随着“为何还不明白”、“真是冥顽不灵”之类的评语,让她十分尴尬,不过他的指点却总能切中要领,让她茅塞顿开。

谢清言想了想,觉得这人的狂傲也可以理解。

一个人若通晓诸科,狂傲一点,似乎也能让人接受。

一段时间下来,谢清言的进步堪称神速。只能说马文才确实是有点底子在的。

谢清言不得不承认这点。

她在现代也算是个天赋+努力型学霸,思维算是活络,又饱受高压式教育之苦,十二点睡觉七点起床的学习方式得心应手。

又有马文才在旁边,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指引迷津。

她本来的问题也只是对于经史子集的了解太少。

书院里不学无术的大有人在,对比起来,她如今有了马文才这般顶尖的“严师”强行梳理灌输,实在是有种学习的爽感。

岑元辰他们看她还活着,也是连声恭喜。

看她经史子集样样皆通,都说谢兄已非吴下阿蒙,自然要另眼相待。

而马文才也体会到了几分教导的乐趣和成就感。

但一到骑射场上,这种感觉便荡然无存。

真是太差了。

此处虽然是东晋,但据系统所说,只是一个类似东晋的架空时代。

但士族和寒门的区别却跟她认知的很像,两者之间天然对立,形成压迫。

相应的,此时的门第之见不亚于后代的种姓区别,只需几眼就能判断一个人出身。

就像在这校场上,世家子弟和寒门学子一眼就看出来了。

穷文富武,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

寒门学子大都用着书院的马,马术十分生疏。

反观世家出身的,有自己从小养惯了的马,哪个不是弓马娴熟?仅这一项就高下立判了。

这也很正常,毕竟寒门学子也没有练习的机会。单单一匹马,就不是普通人家养的起的,场地,草料,专门养马的小厮,师傅……哪样不要钱?

更别说马球,射箭,剑艺,都是有家底的人才供得起的。

士族子弟相约出游打猎,一次围场所耗,鞍马、鹰犬、仆从、酒食,就可能是寻常农户几十年的嚼用。

学子们寻常来往,休沐日往往宴饮游乐,今日岑元辰邀大家去西湖上游船,包下一艘画舫。

明天兰陵萧昭业说自家在杭州有座别院,仆从倒也齐全,大家同去一聚,曲水流觞,那才叫风雅。

置办这么一次宴会,不过是几两几十两银子的随手开销,于士族是寻常社交。

但对于寒门学子而言,这几两银子,可能是家中父母兄弟一年的辛苦所得,是全家一年的花销。

如何像世家学子一样说掏就掏?

就算有人出于好意,愿意出大头,说这点钱算什么,此次花费我帮你出,一次两次尚可,次数多了,但凡有点志气的寒门学子,谁受得了?被人听到,也要闹笑话。

圈子不同,很难融入进去,大家都不用特意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寒门与寒门往来,士族与士族相交的格局。

就像秦京生,他虽然出身不显贵,但也拿的出钱来,问题是一旦说起话来,人家问地他答天,明明在聊最喜欢诗经里哪篇文章,他非要说诗经里有美人,枕霞楼也有美人。

诗经的美人是死的,枕霞楼的美人是活的。因此,枕霞楼胜诗经一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