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戚六娘见多识广,也只以为方翠英是紧张了,并没有多想。
“婶婶,我们还想买点碎布头。”
姜荷的落落大方和方翠英的紧张局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戚六娘感慨着小姑娘的不容易。
“咦,那个小姑娘!”
刚送绣品进来的妇人,忙追了上去,可,姜荷她们一出街,就消散在人群里了。
“曹娘子,你认得她们吗?”戚六娘挑眉,曹娘子刚刚追出去的模样,分明就是认得。
“我认得那个小姑娘。”曹娘子将那次巷子里被救的事情,她哽咽地说:“要不是那小姑娘好心,救了我,我说不准,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是那个更矮的,扎着元宝髻儿小姑娘吗?”戚六娘问。
“对,就是她。”曹娘子肯定地点头说:“东家,您认识那小姑娘吗?”
“认得,叫姜荷,明年,她还会来的。”戚六娘唇微扬,对小姑娘的印象更好了。
……
明天就是除夕了,县里人特别的多,方翠英紧紧抱着姜秋,不时地提醒着姜兰姐妹一定要拉紧她,千万别走散了。
“娘,你放心,我们不会走丢的。”姜荷兴奋的眼睛四处乱看着,原来古代快过年的时候,也这么热闹呢,福字,春联,年货街,琳琅满目的,让人目不暇接。
春来
“小心点,人多,叫花子也多。”方翠英再三叮嘱着,眼睛都不敢离开两个孩子的身边。
到了肉摊的时候,姜荷挤进去,抢了三斤肉和一堆没肉的骨头。
“小荷,你买这么多骨头做什么,都没肉!”姜兰嫌弃地看着那堆骨头。
“姐,这骨头炖汤多好喝啊,不然,干吃萝卜吗?”姜荷振振有词,扬了扬手里的一堆骨头,说:“骨头不贵,这么多才十五文钱呢。”
这些骨头起码五斤以上,多划算啊!
姜兰:“……”
没肉的骨头,多有什么用,还不如买一斤半的肉呢。
“小荷,肉更有营养。”
方翠英看着女儿买的这些肉和肉骨头,唇动了动,终是没说什么,罢了,女儿自己挣的钱,她想买什么,便买什么。
“骨头汤一样营养。”姜荷解释说:“娘,姐,你们看,肉吃上几顿就没了,这么多骨头就不一样了,足够我们吃十天的了,天天有肉味呢!”
幸好现在是冬天,这些骨头和肉往雪坑里一埋,那就是天然的冰箱。
“娘偏心。”姜兰嘀咕着,如果是她买的话,娘肯定会说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