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不上焕然一新,但能漆一漆那些旧柱子,换一换那些破旧的瓦片也是好的。
丹姝化了虚形站在那些木匠身后,连连点头。
‘窗扇是该换换了,一起风就吱呀吱呀——’
庙里叮叮咚咚地响,丹姝捡了两个时鲜的果子塞进袖子,悠悠然下山去了。
夏日骄阳,烁玉流金。
丹姝老远就听到了喧哗的人声。
刚出田垄好几架牛车从面前驶过,上面坐着几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应该是村民特地请来唱戏的。
村子里的妇人都聚集在大槐树下,正打理着戏台上的红绸布。
因为戏班子只管着唱戏,所以酬神的人每年都从各个村子里挑。
选出容貌姣好的少年,扮成一众神仙,坐上高台,驾着车赶着从每个村子里都走一遍。
“你家那小子体格精壮得很,要我说呀,正适合扮关公。”说话得正是那个偶尔来送祭品的妇人。
“我倒是想呢,就怕到时候游街一刻钟都待不住。”
妇人问道:“八仙可都已经选好了?”
“选好了,都是从隔壁刘家村里选出来的,你说酬神庙会办了这么多年,怎么回回都从他们村子选八仙。”说话的这个妇人家里有个姑娘,没选上何仙姑,心里正憋得慌。
妇人不接她的话茬:“哎,那观音是选了谁——”
“就是咱们村的秋月!”
“那姑娘长得脸圆圆,眼睛跟那黑葡萄似的那叫一个讨喜呀。”
“哎,我也见过,模样真俏,要不然要她扮观音呢——”
“我听说,咱们村的春休也选上了呀。”
妇人一时语塞:“春休是哪个?”
“就是前几年荷花婶捡回来的那个。”
蹲在树上咔哧咔哧啃梨子的丹姝停住了手,拨开叶子仔细听。
“是那个呀,选上做啥?”那妇人很快问出了她心中所想:“他不是看不见,这怎么成?”
“酬神就坐在车上就成,又不用他干啥,而且是去当观音身边的小童子,十里八乡再找不出这种好模样的了。”
“可不是长得跟朵花似的,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标志的人呢。”
“莫说是小童子,这俊俏模样扮观音也不是不成。”妇人理了理手里的红绸。
“你这话说的,人家有那如花似玉的姑娘,要个半大小子做什么…”
——
村子里热火朝天地准备明日流水席要用的牛羊猪鸭。
丹姝在杂乱的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
许春休背着一个竹筐,手里惯常拄着一根细竹竿,慢慢走在道边上。
很快便被匆匆而过的牛车挤到了田埂上,一步一步走得更小心翼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