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沈尚站在哪一方都无疑代表朝堂上八成以上官员的意思。
只见不少官员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还有人当场附议。
文德殿上的老皇帝哼了一声,摆手说:“嗯,就按沈卿说的办吧。”
“陛下圣明。”
沈尚说完正准备退回到位置上,却被老皇帝叫住。
“朕方才听沈卿提及宫宴,恰好想起雍王也在太常寺,”老皇帝看向躲在太子身后的纪兰舟,“雍王近来可有长进?”
“雍王殿下通晓乐理才识过人,与王大人为共商宫宴一事夙兴夜寐,老臣从旁协助也算不负陛下重托。”沈尚三两句话直接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丝毫看不出平日里在太常寺对王钟欣和纪兰舟甩脸子的模样。
纪兰舟没有揭穿沈大人,而是恭顺地低下头装作虚心接受。
老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如此说来今年国宴很是有看头了?”
“是……”
“回陛下,幸得沈大人力排众议一力支持,臣与王大人方能在太常寺内推行新曲。”
不等沈尚开口说完纪兰舟上前一步打断道。
沈尚目瞪口呆望着纪兰舟:“这……”
纪兰舟表面装得诚恳真挚,朗声道:“沈大人为了宫宴心力交瘁,臣委实不敢居功。”
说着,纪兰舟朝沈尚深鞠一躬。
宫宴尚且未落沈尚便急着将他和王钟欣革新舞曲的事情告知老皇帝八成等着要看他们的笑话,纪兰舟偏不遂他心愿直接拉沈尚下水。
届时宫宴真出岔子谁都别想跑。
沈尚既然又想领功又不想担责那就不要怪纪兰舟多个心眼。
老皇帝并未听出纪兰舟和沈尚之间的火药味,满意地又点了点头。
纪兰舟顶着沈尚的瞪视退回队列中,恰巧对上王钟欣向他投来钦佩赞许的目光。
-
临近庆元节,无论是老皇帝或是大臣都不愿在年关多费心思自寻晦气。
在工部尚书提议可围绕河边奇石修建庙宇后老皇帝便下令散朝,比上一次提前近半个时辰。
庆元节前后都不用再上朝,算是给满朝文武放了一个大长假。
纪兰舟刚一走出文德殿,便看到朝堂上建议老皇帝彻查女子遇害的言官正和太子殿下在宫殿一角低语。
他无意参与,便绕开两人沿着小路便廊下走去。
看来朝中还是有人和太子殿下一样敢于正义直言的,只可惜势单力薄并无话语权。
言官皆属谏院,作为朝中独一无二的舆论机关尚且疲软形同虚设,可见老皇帝多么厌恶有人评论他的得失。
纪兰舟边想边走脚步飞快,不一会儿就走到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