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你在教我做事出自哪个电影 > 暗流与微光(第1页)

暗流与微光(第1页)

暗流与微光

聚义厅那场关于俘虏处置的公开争执,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梁山泊。上层头领之间,原本就存在的理念分歧,因此事而变得更加明显和敏感。

宋江明显加强了对山寨事务的控制,事无巨细,过问得更勤。他对宋清的态度,也由之前的无奈与疏远,转为了一种近乎刻意的忽视与冷处理。在公开场合,他几乎不再与宋清有任何交流,即便宋清偶尔开口提出建议,只要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宋江要麽置若罔闻,要麽便以“容後再议”轻轻带过。

吴用则更加紧密地围绕在宋江身边,羽扇轻摇间,往往便能将一些可能引向宋清思路的提议,巧妙地引导回“正轨”。他不再公开质疑宋清,但那偶尔投向宋清方向的眼神,却带着一种智者在审视潜在对手时的深沉与算计。

以秦明丶董平丶李逵为代表的主战派,虽然对宋清那些“怀柔”政策不以为然,但经过金沙滩百姓事件和俘虏事件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位看似文弱的宋四郎,在山寨底层喽啰和部分务实派头领中,拥有着不容小觑的隐性威望。这种威望并非来自武力或资历,而是源于那些切实改善了他们生活丶甚至救了他们性命的政策和行动。因此,他们对宋清的态度也变得复杂起来,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忌惮。

卢俊义丶林冲丶花荣等较为持重的头领,则陷入了更深的沉默。他们能感受到山寨气氛的微妙变化,也明白宋江与宋清兄弟失和的根源在于对梁山前路截然不同的构想。他们无法轻易表态支持任何一方,只能更加谨慎地行事,避免卷入这日益尖锐的矛盾漩涡。

在这股涌动的暗流中,宋清却仿佛置身事外。他依旧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那间木屋或藏书楼。对于宋江的冷遇和吴用的排挤,他显得毫不在意,甚至乐得清静。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他那不为人知的“种子培育”计划中。

首先目标是“鼓上蚤”时迁。此人轻功绝顶,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且心思活络,对金银财宝有着天生的喜好。宋清没有直接出面,而是通过白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让时迁“意外”地发现了一处被宋清提前布置好的丶藏有少量金银的“隐秘”所在。时迁得手後,白胜又“适时”出现,暗示这乃是“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贵人”对其能力的赏识和资助,并透露日後或有“更刺激丶报酬更丰厚”的“特殊差事”相托。

时迁本就是鸡鸣狗盗之徒,对此等神秘馈赠和未来许诺自是心花怒放,虽不知贵人是谁,但已然心生向往,对白胜也亲近了不少。宋清通过这种方式,初步建立了与时迁的单向联系,只待合适时机,便可啓用这颗“暗子”。

接下来是“金毛犬”段景住。此人地位不高,常负责些喂养马匹丶与北地客商打交道之类的杂事。宋清选择了一个段景住独自当值的夜晚,亲自来到了马厩。

段景住正就着马灯,仔细地给一匹生病的战马喂药,口中还用一种腔调古怪的语言低声安抚着马匹,神情专注,与平日那副猥琐模样判若两人。

“听说你通晓北地语言,连契丹话和女真话也懂一些?”宋清的声音在寂静的马厩中响起,吓了段景住一跳。

他猛地回头,见是宋清,更是惊讶,连忙放下药碗,有些手足无措地行礼:“四……四爷!您怎麽到这种污秽地方来了?小的……小的确实略懂几句。”

宋清走到马槽边,看着那匹精神萎靡的战马,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马颈,动作自然而熟练,仿佛做过无数次。这让段景住又是一愣。

“这马是受了风寒,肠胃不和。单用你手里的药,效果慢了些。”宋清淡淡道,“明日你去寻安道全神医,就说我让你去的,取几味温中散寒的药材,混入草料中,三日便可好转。”

段景住又惊又喜:“四爷还懂医马?”

“略知皮毛。”宋清没有多解释,话锋一转,目光平静地看向段景住,“我有一事,或许需要你帮忙。”

段景住受宠若惊,连忙道:“四爷尽管吩咐!小的万死不辞!”

“不必万死。”宋清语气依旧平淡,“只是日後,或许会有些来自北地,或需要与北地沟通的……私密事务,需要借重你的语言之能。此事需绝对保密,除你我之外,不可有第三人知晓。当然,不会让你白做。”

说着,宋清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囊,递给段景住。“这里面是些散碎金银,你先拿着。日後若有事,我自会让人寻你。”

段景住接过沉甸甸的锦囊,心跳加速。他地位卑微,何曾受过如此“重用”和厚赏?虽然不知具体要做什麽,但宋清如今在山寨地位特殊,连公明哥哥似乎都让他三分,能靠上这棵大树,对他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四爷放心!小的嘴严得很!一定尽心尽力!”段景住拍着胸脯保证。

宋清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马厩,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段景住握着那袋银子,看着宋清消失的方向,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感觉自己的人生似乎迎来了转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接触“神医”安道全。安道全性格孤高,醉心医术,不喜参与山寨争斗,想与他建立超越普通医患的关系,难度最大。

宋清没有急于求成。他开始频繁地“光顾”安道全的药庐,起初只是借口调理他那“孱弱”的身体,询问一些养生之道。安道全起初公事公办,但很快发现,这位看似不通武艺的宋四郎,在医药方面竟有着不俗的见解,尤其对一些古籍药方和疑难杂症,往往能提出一些独到而精辟的看法,仿佛博览群书。

这引起了安道全极大的兴趣。他一生痴迷医术,遇到“知音”自然欣喜。两人从《黄帝内经》谈到《伤寒杂病论》,从药材炮制谈到针灸技法,常常一谈就是半日。宋清凭借着远超这个时代的医学知识储备(虽不精深,但视野开阔),以及对安道全性格喜好的精准把握,很快便与这位孤傲的神医建立了一种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

在一次深入的交谈後,宋清看似无意地感叹道:“安神医医术通神,活人无数,实乃山寨之福。只可惜,日後若真有大规模征战,刀剑无眼,恐怕神医纵有通天之能,也难保所有兄弟周全……”

安道全闻言,亦是神色黯然,叹道:“医者父母心,老夫又何尝不愿见所有兄弟平安?然则战场凶险,生死各安天命,非人力所能尽挽。”

“若能提前知晓哪些兄弟可能遭遇何种凶险,或可提前备下对症良药,或可警示其规避某些绝地,或许……能多救回几条性命。”宋清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性的意味。

安道全眼中精光一闪,看向宋清:“四郎此言……莫非有所指?”

宋清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道:“天机难测,然事在人为。或许日後,还需借重神医之力,为某些兄弟,提前系上一根‘保命之索’。”

安道全沉默良久,缓缓点了点头。他虽不参与权争,但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若真能如宋清所言,提前干预,减少伤亡,他义不容辞。至此,宋清虽然没有明说,但已经在安道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在未来残酷战场上,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的种子。

就在宋清暗中布局,一步步培植自己那微弱的力量时,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以一种无可回避的方式,降临梁山。

这一日,一骑快马冲破梁山哨卡,直抵聚义厅前。信使浑身浴血,呈上一封来自沧州柴进的密信。

宋江拆信一看,脸色骤变!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

“童贯已克王庆,大军不日回师。朝议汹汹,高俅力主趁势伐梁。招安之路或将断绝,望早做打算。另,小心内部,恐有暗箭。柴进顿首。”

聚义厅内,一片死寂。

一直悬在头顶的利剑,终于要落下了!招安的可能变得渺茫,朝廷大军的兵锋即将指向梁山!而最後那句“小心内部,恐有暗箭”,更是让所有核心头领心中一寒,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那个始终静坐一隅丶仿佛与这一切无关的清瘦身影。

暗箭……指的是他吗?

宋清迎着衆人复杂丶猜忌丶甚至带着一丝敌意的目光,缓缓擡起了头。他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清冷的眸子深处,仿佛有幽暗的火焰,在无声地燃烧。

风暴,终于要来了。

而他布下的那些暗棋,也到了即将接受考验的时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