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太妃对此倒很满意,她每天都有督促崔碧瑶跳舞,她已经跳的非常不错,跟目前这些姑娘对比,说不定还真能一鸣惊人。
她举起酒盏:“陛下,这些姑娘们的才艺还都不错。”
裴煜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也举盏饮了一口。
贵太妃道:“瑶姐儿喜静,平日里最喜欢书画诗词,本宫想着姑娘家也该有些灵动劲,便教了她一支舞,她也就练习了几日,今日高兴不若让她为宴助个兴。”
她先说崔碧瑶喜静,和书画,这是怕毁了之前疏离的娴雅淑女人设。
后面又提到只练习了五日,是为了烘托她的聪慧。
裴煜凤眸微眯,眼中含着朦胧笑意:“那朕便瞧瞧崔大姑娘的舞。”
一声琵琶骤然响起,曲调由缓至急,崔碧瑶一袭天青色舞衣,随着节拍鲜明的旋律,旋身、折腰、舒袖,如惊鸿掠影,踏乐而舞。
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场跳舞之人。
崔碧瑶肌肤极白,五官秀美,一双桃花眼随着动作流转。
她的舞衣,腰间缀了一圈莹润珍珠,在舞动之时摇曳,更衬托出她纤腰楚楚。
姜若浅只听说崔碧瑶作了惊艳的诗文,或者赋了什么绝对(对联),却从来不知她还会跳舞。
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视线从崔碧瑶身上,悄然移向高坐的裴煜。
她想看看,这支曾让贵太妃盛宠一时的绿腰舞,在裴煜这里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
毕竟上一世她嫁入崔家,听得最多的,便是裴煜与崔碧瑶帝后情深。
裴煜小口啜饮着桃花酒,面上依旧带着三分浅淡笑意,眸光深幽得让人难以窥探他真实的想法。
崔碧瑶一舞终了,水袖甩出,随后朝上见礼。
四座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皆言其有当年贵太妃之风姿。
贵太妃自然听到了,她含笑看向萧衍:“陛下觉得瑶姐跳的如何?”
裴煜薄唇慵懒地向上勾起一个弧度,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殿宇:“不错,赏。”
崔碧瑶听到陛下称赞她,还说有赏,眼里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德福公公手托玉盘,将一枚白玉玉佩奉至她面前,她双手接过,含笑谢恩。
随后韩嫣的妹妹韩婵站了出来:“臣女也想献艺。”
贵太妃语气平淡:“欲献何艺?”
韩婵声音柔柔弱弱:“唱曲。”
声音太小,贵太妃没听清楚:“表演什么?”
一旁贵嬷嬷连忙附耳重复:“唱曲。”
贵太妃不知道她是谁家的,只觉得这姑娘有些小家子气,不过还是应允了,表现不好的人多了,陛下更能看到崔碧瑶的出色:“准了。”
韩婵走出来,唱了一首不知名江南小调。
声音依然很小,但是很适合她,曲调柔美婉转。
听在裴煜耳里却又绵软无力,他不耐烦的换了一个姿势。
整个身体微微后靠,陷入宽大的龙椅之中,一手支颐,显出几分帝王的倦怠与漫不经心。
他的视线在宴上扫了一圈,见姜若浅两根纤细莹白的手指,捏起一块拇指大小的糕点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又捏起一块放进嘴里,脸颊被塞得鼓鼓的,咀嚼的时候一动一动,像是一只小松鼠。
这时对面的崔家大公子也在盯着她看,而姜若浅抬眸之际,两人视线还遥遥在空中对上了。
呵!裴煜唇畔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微不可闻地低笑了一声。
这俩人在他的宴上“眉目传情”?
裴煜凤眸微斜,看向德福公公:“姜家姑娘擅长什么?”
因贵女为了才名,多有擅长的才艺传出,例如这家姑娘善诗文,那家姑娘善琴艺等。
德福公公仔细想了想,还真没听说姜家姑娘擅长什么,这也是外面有传姜若浅草包的原因。
“奴才不知。”
裴煜眉峰微挑,目光投向姜若浅,扬声问道:“姜家五姑娘,打算献何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