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怎麽撅着嘴?”
杳娘捧着一青釉香炉走进来,凑近瞧了瞧,打趣着道:“都能挂油壶了。”
“还不是赵听淮!”祝平安指尖绞着衣袖,愤愤道:“他刚刚给你送琥珀糖去了,杳娘姐姐你没遇见他吗?”
“遇见了。”杳娘笑了笑,跪坐在她身边的蒲团上,将香炉稳稳放在书案上,松了一口气,转而看向祝平安,道:“我让他放屋里了。”
“他说什麽了?”杳娘继续问她。
祝平安擡首,转身伸手摸索着,终在碰到一抹衣角时拽在手里,凭着感觉将视线对准杳娘,道:“他说我像呆头鹅!”
说完就跑,她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气的她牙痒痒。
杳娘闻言便笑,拿帕子捂着嘴,眼角生生笑出了泪花。
“他也就是嘴欠,等下我便去教训他,让他学鹅叫给你听。”
赵听淮学鹅叫?
祝平安想像了一下,忽觉浑身冷嗖,连忙摇头,“算了算了,我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跟他计较。”
她怕之後赵听淮教她医术的时候……太严厉了。
窗外竹影婆娑,夏日的阳光透过窗柩,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杳娘跪坐于蒲团上,用银匙从她一早备好的青瓷香盒中舀出一撮研磨好的荔枝壳和橘子皮粉末,轻撒在青釉香炉腹部的云母片上。
她指尖微动,用火着从一旁的火盆中夹起一块指腹大的烧红的炭块,埋入香灰中,再拿帛扇轻轻扇着,待灰中隐现暗红星点後,将香末缓缓铺满。
霎时,一缕青烟从炉口袅袅升起,初时如游丝断续,继而渐成一线,在空气中盘旋舒展。
祝平安微动鼻尖,一股香甜的气味若有若无的漫溢开来。
“这是我阿婆教我的,她生前最爱的便是这用荔枝壳和橘子皮研磨出来的香粉了。”
杳娘擡手在烟雾缭绕中轻轻挥动着,问祝平安,“是不是很好闻?”
祝平安点头。
她似身处果园,周围全是果香。
这种味道莫名的让她心安。
她心中对赵听淮的阿娘丶杳娘姐姐阿婆愈发的好奇,到底是怎样一位女子,会有各种奇特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呢?
然并无人为她解惑。
更多时候,赵听淮与杳娘都只是偶尔提起,但从不会细谈过往家人。
就好像。。。。。。没什麽值得怀念的。
她不懂。
阿爷离开的时候,她哭的眼睛红肿,後面的日子里每每想起,都忍不住的酸涩难耐。
亲人的逝去于她而言,就像是阴暗角落里滋生的青苔,滑溜溜但有茂密丛生,固执的不肯被剔除。
可是,又好像不是这样。
明明。。。。。。後院有处屋子,里面摆放着赵听淮父母和大哥的牌位。
赵听淮和杳娘每日早晨都要去上香祭拜的。
这是甘草告诉她的。
“对了,平安。”杳娘忽地出声,将她思忱的神绪拉回。
杳娘道:“後日去香山寺,除了听淮和甘草,段郎也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