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和看着那紧紧握着他的手,那手帕上又渗出了血迹,他轻笑一声道:“公主您忘了吗?我是谢家的人。”
沈知瑶仿佛感觉有一盆冷水浇在了身上,对啊,他是谢家的人,是京城第一世族谢家的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沈知瑶眼中的期许被浇灭,她收回了手,默默问道:“那谢公子,你想要坐上这皇位吗?”
沈知瑶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知道此刻不应该问这个问题,也知晓谢景和定然不会给她什么答复,但最近几次接触,让她感觉谢景和或许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冷酷无情。
“不会。”幽暗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肯定。
沈知瑶眼睛亮了起来,立刻应承道:“我若能登上皇位,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答应你。”
“反正你不想坐那皇位不是吗?若父皇病逝,你们还要另寻他人,还不如选我。”
沈知瑶声音带上了几分蛊惑,试图做猎物引诱那比她更强大的对手。
她低头展现出示弱的姿态,“我更好控制不是吗?”
这一次,谢景和并没有开口拒绝,而是盯着沈知瑶看,那灼人的视线仿佛要将她洞穿,可沈知瑶知道自己不能退缩。
终于,谢景和缓缓开口道:“公主,我会考虑的,时候不早了,您快些回去吧。”
沈知瑶心中泛出一股喜悦,她嘴边压抑不住的喜色,眼神亮亮的看着谢景和,起身告退离开了。
小意守在门口,将沈知瑶送回了她的院子里。
梦中,沈知瑶又梦到了她急急向下坠去,只是这次有人突然拉住了她的手,眼前雾蒙蒙的让她看不清楚,只见那手骨节分明,是男子的手。
她喘着气醒来,明兰在外间守着,听见动静连忙进来,看到沈知瑶满头大汗:“公主,又做噩梦了吗?”
沈知瑶惊魂未定的点了点头,外面已经大亮,昨夜她睡的太迟,又操劳了一天,今日身子乏的很。
她赖在床榻上,又翻起了之前看的话本,她看的脸颊泛红,忽的又合上了话本。
惹得在一旁整理衣裙的明兰朝她看来:“公主,怎么了?”
她忙丢开了话本,转移话题道:“今日外面情况如何?”
明玉在她身边,向来负责向外打探消息,此时听沈知瑶询问,连忙说道:“城中许多百姓都十分感激公主不远万里送来粮食。”
沈知瑶满意的点了点头,“那谢景和呢?”
明玉迟疑道:“谢公子也派人施粥,且派了许多护卫每日在城中巡逻,以防有人闹事。”
沈知瑶喃喃道:“如此看来,要不了几日,我们便可回京。”
也不知父皇身体如何,只是这次离京收获颇丰,至少她与谢景和的关系缓和了不少,昨夜谢景和也并不像之前那次一般,直接拒绝了她。
沈知瑶又起了心思,登上皇位是第一步,谢景和此人,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要不然,她就会沦落到和她父皇一样的下场。
所以,她仍需拉拢谢景和,只是用什么办法,她却有些为难。
之前沈知瑶误以为谢景和对她有意,可现下她才知道,谢景和永远都是淡淡的,她根本想象不到以后他娶妻生子的模样。
况且,沈知瑶抬手捂住了脑袋,她不懂情爱,还是要趁早打消让谢景和对她生出男女之情的念头。
三日后的夜晚,沈知瑶换上了男子轻便的衣装,悄然坐上了谢景和的马车,去了城外不远处的山林。
这些侍卫脚步轻快,落地无声,隐藏在黑暗中,让人轻易不能察觉。
他们各个训练有素,围在马车周围,小心沿着山路走着。
沈知瑶放下了掀起的窗帘,心中升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凉意,谢景和手中的侍卫,竟这般强悍。
谢琬宜看沈知瑶坐在一旁很是沉默,以为上次她先跑了这事,惹得沈知瑶还在生气,她有些愧疚的拽过了沈知瑶的衣服。
沈知瑶一时不妨,被她拽的一趔趄,她收回思绪,疑惑道:“怎么了?”
谢琬宜松了口气道:“还以为你还在生我的气。”
沈知瑶一时有些好笑,她故意绷紧了脸说道:“你说了要抱我下来,结果自己跑了,害得我摔了下来。”
“什么?”谢琬宜惊呼,她狭长的眼睛控诉般看向谢景和,却被谢景和一个轻飘飘的眼神看的不敢再说什么。
她小声嘀咕道:“哥哥还是那样狠心,你不知道,之前京城中王家的小姐,当着他的面落下了水,他都不伸手拉一把,啧啧啧。”
沈知瑶心虚的看了眼谢景和,他喝着杯中的茶,默不作声。
马车停下,谢琬宜拉开车帘,只见马车停在了山脚下。
小意看向了马车,谢景和冷淡说道:“去吧。”
那围着马车的数百人,向山顶飞去,动作轻巧,迅速隐藏在了这片山林中,没有惊动一丝声音。
沈知瑶疑惑道:“我们不去吗?”
谢琬宜看了看沈知瑶那纤细的身子,撇了撇嘴道:“你跟上去干嘛?”
这时,从上了马车就不曾开口的谢景和解释道:“这几日只有少数山上的流民下山,山中还有数百人,他们这段时日杀了不少人,就算下了山,也要被送去牢中,我们在此等候,围剿趁乱逃出的漏网之鱼。”
沈知瑶叹了口气,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一个时辰后,果然见有人从林中仓皇跑出,浑身是血,他们面上带着几分劫后余生的喜悦,然而下一秒,就被射出的羽箭刺穿,倒在地上,没了声息,沈知瑶不忍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