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宿敌登基为帝之后百度 > 8090(第21页)

8090(第21页)

在昭王府中宿了三日,最后一日黄昏时分,顾宁熙用过膳便要回宣平侯府。

她休沐三天不着家,亏得她事先就想好了由头,不然还不知如何交代。

她与陆憬告别:“我今晚便不回来了。”

明日便要复朝,他也该早些回宫中才是。

陆憬目送顾宁熙的车驾离去,脑中开始回忆昨夜情形。

他都答应了什么?

几句话语涌回脑海,年轻的帝王不禁陷入沉思。

他为何就答应了?

第89章避火图

新帝登基三月,朝中权力完成了平和的过渡。

一批昭王府的官员扶摇直上,累次升迁,逐步执掌中书、门下省要职,户部与兵部尚书亦更换作昭王府心腹。

既没有政变夺位的腥风血雨,朝中人心慢慢安定下来。

原东宫的臣属有忠心耿耿追随蜀王举家搬迁蜀中者,更多的人选择留于朝堂,外放自保。

顾宁熙持笏立于文臣队列中,她成了新君安抚朝堂的关键风向。

东宫、淮王府的外层官僚原本人心惶惶,但她的升迁大大安稳了他们的心绪。

毕竟连她这个见罪过新帝,草拟过贬斥昭王诏书的东宫旧党都能安然无恙,甚至得陛下不拘一格重用,他们还有何可担心的。

“三年没见了啊,”顾宁熙无辜道,“况且那时候的昭王殿下一战擒双王,炙手可热。我又没跟着你去战场上受罪,来锦上添花多不妥当。”

莫说旁人如何看待她,连她自己都看不上这等“趋炎附势”的行径,更怕对面人也误会于此。

陆憬失笑:“你与他们又不一样。”

“那再说了,我身上还顶着东宫的官职呢。”

宣平侯府瞻前顾后,不肯在一开始投效东宫。为了挽回落后的一大步,就拿她去表忠心。

但她在东宫的日子尚可,太子殿下待人宽和,不曾为难过她。

“我若不把你要来昭王府,那你预备怎么办,一直躲着我?”

顾宁熙慢吞吞想了想,有那些梦境在,她应该会多努力向他示好。

她道:“总翻旧账多没意思……不过,”她掀起眼眸,想起一桩一直被她忽略的旧事,“我那时一直扮了男装,你是何时对我有,嗯,非分之想的?”

她眨着困惑的眸,陆憬道:“不翻旧账。”

顾宁熙:“……”

不知不觉间两壶佳酿都喝尽,这酒初尝时不觉得有什么,后劲却足。

陆憬低眸瞧着有了几分醉意的人,她眼眸亮晶晶的,面颊莹润柔软,如盈月一般。

他将人抱起,带去榻边坐下。

顾宁熙手向后扶在榻上,由着眼前人半蹲下为自己脱锦靴。

陆憬掂那分量不轻,失笑道:“你这双鞋到底有多高啊?”

在榻上时他就发觉,元乐的身量与平日里见到的稍有不同。

“没有多高啊!”顾宁熙重复他的话。隔出两日在御书房外见到谢谦,顾宁熙打了照面,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谢谦先干笑两声,自从知晓顾大人是女郎,又是陛下的心上人,那往后相处起来不免要更有分寸些。

但他心底仍视顾宁熙为友,与顾大人相交甚是愉快。

“顾大人请。”他如常道。

顾宁熙对他笑了笑,与谢谦一前一后进了御书房,

韦范已在御书房中等候,今日陛下召他和武安侯前来,是为重新划定地方州县。

顾宁熙在旁,则是便于随时拟旨。

大晋舆图悬挂于御书房中央,中原一统,从前代以来,到各方诸侯割据,地方设立的州前前后后加起来竟有七百余个。

其中有些州只下辖一个县,完全可以撤并,精简官员。

此事陆憬交由韦范主理。除了州县外,先前为方便大晋对外用兵临时设立的行台,以及负责管辖数州的都督府也要相应裁撤。谢谦熟知军务,便由他协助韦范。

二人领了皇命,顾宁熙书就旨意。

至于州之上如何管理,三省议事也有了结果。

州之上设道,但道只作为中央划分的监察区域,不设常驻官员。如此可避免道——州——县三级中的冗官问题,又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韦范新任门下侍郎,年纪轻轻官拜四品,成为门下省实际的长官。只要完成州县撤并这桩朝廷大事,便可顺理成章升任侍中。

政事从未时初议到申时中,孙敬带人上了些茶点,御书房中稍作歇息。

今岁的贡茶,顾宁熙抿了一口,入口苦涩,回甘亦不明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