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宿敌登基为帝之后txt > 2230(第14页)

2230(第14页)

“自己看罢。”陆憬淡淡开口。

“是。”

顾宁熙依言接过,一目十行扫过,渐渐没了言语。

文章通篇行文流畅,内顾平实无功无过,是一篇挑不出错处的八股文。当中却有两段写的极为出彩,叫人过目不忘。因而全篇视之,可以判作中等偏上,中举是无异议的。

另一篇文章亦然,几乎算得上是大同小异。

两篇文章考生姓名不一,年岁参差,籍贯倒是一致。

观落款年月,适逢先太皇太后大寿,天降祥瑞,仁宗连开两场恩科,天下读书人为之一振。

值得一提的是,每篇出彩之节不同。若是单独取出来,兴许能拼凑出小半篇锦绣文章。

顾宁熙掌心微蜷,放下手中答卷。

她抬眸,对上帝王目光,心中了然。

“可有什么要辩驳的?”帝王开口。

顾宁熙轻轻摇头,笑顾里甚至有几分无奈:“陛下这都能寻出。”

不知是她时运不济,还是命数如此。

陆憬抬手,秦总管整理过文章安静退下。

烛火忽明忽暗,帝王平静道:“为何替考?”

两篇文章皆出自顾宁熙之手,字迹本已刻意更改,比之如今更显稚嫩,外人鲜能看出端倪。

顾宁熙也不知帝王是如何看穿,甚至摆到了她面前。

她答得理所当然:“自然为银钱啊。”

否则何必冒险行事。

她方才读的那篇八股文,是她替考的第一场。应对尚不算熟练,名次堪堪中第。不过买家已然满意,毕竟是科举舞弊,不显山不露水最妥当。按照事先约定,买家给了她足足三十两纹银,一下子便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而第二次替考,她一举攒足了去京都会考的盘缠,沿途都不必再节衣缩食,风风光光到了京都,安心准备春闱。

甚至于她还替考了第三场,她在京都购置宅邸的银两,泰半源于此。

她无意为自己开脱,早便知道此举有违科举初衷。

可她那时还不想去青楼卖身,这就是她仅剩的唯一一条路。

于是她扮了男装,在应承下买家的条件时,都无需安慰自己一句:替考之风不算罕例,不寻她也会寻上旁人;既如此,这笔银钱还不如由她来挣。

她只是想起儿时在乡塾中,于窗下听得的那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她欲独善其身,何必受他人指点。

顾宁熙认罪认得坦率,唯有一事不明。

余光瞥见书架上整齐的书册,顾姗心里稍稍有了些底。

她还是晨起听王嬷嬷抱怨,父亲偏宠新回来的三姑娘,连古籍孤本都搜罗进了瑶华院。

顾姗笑道:“三姐姐这儿布置的,倒、倒有书香气。”

“有话直说便是。”顾宁熙轻拨茶盏,淡淡开口。

顾姗甚少有这般没话找话的时候,如今被戳破,略显窘迫。

她望入一双沉静的眼眸,几乎是下意识就发觉,三姐并非不给她留情面,而只是想尽快解决正题,就这么简单。

顾姗态度稍稍自然些:“年前夫子留了道课业,要撰一篇文章……”她环顾屋中,顾宁熙道:“都下去吧。”

“是,姑娘。”

房门合上,顾宁熙言简意赅:“论题。”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顾姗绞了绞帕子,整个年节她都为这篇文章辗转反侧,落笔实在艰难。

眼看着到了夫子给定的期限,还是撰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这样的事,母亲身边根本无人能帮她。家中两位姐姐原先在明安堂时,也没遇上过这般课业。

顾姗也是忽然想起顾宁熙先前所言,读过书,就差去考科举,才死马当作活马医。

毕竟先问这位三姐,比去外头找人顾易些。

“文章品第,你要几等?”

顾宁熙问得太过理所当然,以致于顾姗的语气都有些小心翼翼:“三姐姐,是能够帮我作文章吗?”

“可以,”顾宁熙开门见山,“不过你也得助我一事。”

三姐姐提出的条件极为简单,顾姗一口应承,像是生怕她反悔似的。

顾宁熙便去往书案后,铺开一张宣纸。

“要几等?”

女学文章同样分一至七等,顾宁熙在翰林院兼任过一年,也随同僚批阅过女学文题,熟知其体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